夏季防中暑应急预案6篇

时间:2024-09-20 作者:Trick

制定应急预案是对社会稳定的重要支撑, ,我们在遇到一些特殊情况时,需要启动应急预案,下面是52心得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夏季防中暑应急预案6篇,感谢您的参阅。

夏季防中暑应急预案6篇

夏季防中暑应急预案篇1

1、目的:

为预防公司员工在高温气候环境下作业出现中暑现象,保证公司生产顺利进行,确保员工出现中暑等紧急情况时,能迅速有效的启动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保障员工的身体和生命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2、职责及适用范围:

公司安全管理委员会为预案执行责任部门,本预案适用公司所有部门,重点防范单位是:定型工序、复合工序、检验工段、仓库、锅炉房、设备动力部、食堂等。

3、应急预案启动:

以当地报纸刊登的当日最高气温为依据,连续三天最高温在37℃以上或当日最高气温达38℃时自动启动应急预案,公司所有部门按应急预案执行各项工作措施。

4、应急预案实施

(1)设备动力部应加强夏季水电供应的管理,保证车间生产的用电和用水

需要。如遇特殊情况需停电、停水,应事先通知相关部门,并根据具体情况制订相应的预防方案。

(2)广泛宣传中暑的防治知识,使员工掌握防暑降温的基本常识;车间管

理干部每天应加强车间生产情况的巡回检查,及时了解车间的高温环境和职工身体状况,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将事故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

(3)设备动力部负责预先采购一批降温药品,按要求将药品分发给各工序

各岗位。公司在各饮水处设立凉茶桶,保证每天有凉茶供应。

(4)车间各重点工序和重点高温岗位配备降温风扇。每天上午10:30分和

下午2:30分安排员工到阴凉通风处休息20分钟。

(5)公司食堂每天应向车间生产一线供应冰水二次,时间分别在每天上午

10:30分和下午2点钟。每天中午免费向员工供应两桶紫菜蛋汤。具体由公司办公室负责落实。

(6)公司车队应保证随时预留一辆小车并配备好司机,以应付突发事件的

处理需要。具体由公司办公室负责。

(7)中暑施救方法:

轻度患者:公司员工在正常作业时出现头昏、乏力、目炫现象时,应立即停止作业,防止出现二次事故,其他周边员工应将症状人员安排到阴凉、通风良好的区域休息,供应其凉水、药品、湿毛巾等。并通知车间或部门领导。

严重患者:(昏倒、休克、身体严重缺水等)公司员工出现中暑时,作业周边人员应立即通知车间或部门领导,并及时将事故人员转移至阴凉通风区域,观察其症状,以便于医疗人员来临时掌握第一手医治资料。公司办公室立即组织救援人员在第一时间将中暑患者转移到最近的医院进行观察、治疗。并上报公司。

附:中暑临床表现:

轻症中暑:临床表现为头昏、头痛、面色潮红、口渴、大量出汗、全身疲乏、心悸、脉搏快速、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升高至38.5℃以上。

重症中暑:包括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三种类型,也可出现混合型。其中:

热射病(包括日射病)亦称中暑性高热,其特点是在高温环境中突然发病,体温高达40℃以上,疾病早期大量出汗,继之"无汗",可伴有皮肤干热及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等。热痉挛主要表现为明显的肌痉挛,伴有收缩痛。好发于活动较多的四肢肌肉及腹肌等,尤以腓肠肌为著。常呈对称性。时而发作,时而缓解。患者意识清,体温一般正常。热衰竭起病迅速,主要表现为头昏、头痛、多汗、口渴、恶心、呕吐,继而皮肤湿冷、血压下降、心律紊乱、轻度脱水,体温稍高或正常。

(8)紧急事件应急处理流程:

正常工作时间及假日:

事件发生---通知部门或车间领导---办公室---安排车辆送医院救治---处理和善后工作

夜间:

事件发生---通知组长或值班干部---公司保安队长---安排车辆送医院救治---处理和善后工作

附联系电话:

夏季防中暑应急预案篇2

夏季施工气候炎热,建筑工人普遍在露天和高处作业,劳动强度大,时间长,随时都有发生中暑事故的可能,因此,加强夏季的防暑降温工作是保护职工身体健康,保证完成生产任务的一项重要措施。

一、预防中暑事故基本安全要求

采取综合的措施,切实预防中暑事故的发生,从技术、保健、xx等多方面去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二、措施

1、加强防暑降温工作的领导,在入暑以前,制订防暑降温计划和落实具体措施。

2、要加强对全体职工防暑降温知识教育,增强自防中暑和工伤事故的`能力。注意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

3、应根据本地气温情况,适当调整作息时间,利用早晨、傍晚气温较低时工作,延长休息时间等办法,减少阳光辐射热,以防中暑。还可根据施工工艺合理调整劳动xx,缩短一次性作业时间,增加施工过程中的轮换休息。

4、贯彻《劳动法》,控制加班加点;加强工人xx宿舍管理;切实做到劳逸结合,保证工人吃好、睡好、休息好。

三、技术措施

1、进行技术革新,改革工艺和设备,尽量采用机械化、自动化,减轻建筑业劳动强度。

2、在工人较集中的露天作业施工现场中设置休息室,室内通风良好,室温不宜超过30℃;工地露天作业较为固定时,也可采用活动布幕或凉棚,减少阳光辐射。

3、在地下操作时,应尽量利用自然通风天窗排气,侧窗进气,也可采用机械通风措施,向高温作业点输送凉风,或抽走热风,降低车间气温。

夏季防中暑应急预案篇3

1、危险源与危险分析

1.1 安全风险

通过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以下安全风险,可能会导致发生高温中暑事故。

1.1.1 高温场所内作业;

1.1.2 日光曝晒环境中作业;

1.1.3 工作强度过大;

1.1.4 作业人员连续工作时间过长;

1.1.5 作业人员睡眠不足或过度疲劳。

1.2 发生事故的条件

1.2.1 高温场所内通风条件差;

1.2.2 日光曝晒下作业且无防暑降温措施;

1.2.3 在高湿度环境下作业;

1.2.4 作业人员患有相关疾病;

1.2.5 作业人员精神紧张或身体状况不良。

2、高温中暑防治措施

2.1 盛夏期间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室内应开窗使空气流通,地面经常洒水,设遮阳窗帘等,有条件的安装空调。

2.2 主动加强与上级气象业务单位的天气会商,及时发布高温中暑事件预警及相关信息。

2.3 改善高温作业条件,加强隔热、通风、遮阳等降温措施,

2.4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避开高温作业时间。

2.5 加强对高温中暑病例监测、报告,对夏季露天作业工地等重点场所开展主动监测,做好高温中暑病人的救治。

2.6 向高温环境作业人群提供预防性给药。

2.7 设置休息区域,配置供水点,发放饮水杯。

2.8 开展防暑降温知识宣传,增强作业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

3、应急响应

3.1 作业人员感觉到头痛、心慌时应立即到阴凉处休息、饮水。

3.2 中暑后的症状

3.2.1 中暑先兆:在高温环境下活动一段时间后,出现乏力、大量出汗、口渴、头痛、头晕、眼花、耳鸣、恶心、胸闷、体温正常或略高。

3.2.2 轻症中暑,临床表现为头昏、头痛、面色潮红、口渴、大量出汗、全身疲乏、心悸、脉搏快速、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升高至38.5℃以上。

3.2.3 重症中暑,包括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三种类型,也可出现混合型。其中:热射病(包括日射病)亦称中暑性高热,其特点是在高温环境中突然发病,体温高达40℃以上,疾病早期大量出汗,继之"无汗",可伴有皮肤干热及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等。

热痉挛主要表现为明显的'肌痉挛,伴有收缩痛。好发于活动较多的四肢肌肉及腹肌等,尤以腓肠肌为著。常呈对称性。时而发作,时而缓解。患者意识清,体温一般正常。

热衰竭起病迅速,主要表现为头昏、头痛、多汗、口渴、恶心、呕吐,继而皮肤湿冷、血压下降、心律紊乱、轻度脱水,体温稍高或正常。

3.3 中暑后的处置方法

3.3.1 及时脱离高温环境,迅速将病人移到阴凉、通风地方,垫高头部,解开衣扣,平卧休息,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变化。

3.3.2 用冷水毛巾敷头部,或用冰袋置于中暑者头部和大腿根部等部位,或用30%洒精擦身降温,并补充淡盐水、冷西瓜水、绿豆汤等含盐清凉饮料,清醒者也可服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

3.3.3 对日光照射病者应严密观察意识、瞳孔等变化,头置冰供暖或冰帽,以冷水洗面及颈部,以降低体表温度,有意识障碍呈昏迷者,要注意防止因呕吐物误吸而引起窒息,将病人的头偏向一侧,保持其呼吸道通畅。

3.3.4 对重症中暑者应立即送往医疗机构进行治疗。

夏季防中暑应急预案篇4

目前,已进入夏季,在夏季高温条件下进行工程施工,极易发生作业人员中暑和食物中毒。为保证作业人员身体健康,我项目部特制定防高温中暑、防食物中毒应急预案,要求管内各施工班组、项目部各管理人员认真贯彻执行。

一、坚持预防为主、关爱生命

1、结合施工实际调整作息时间,有条件时尽量避开高温时段作业。根据条件在作业场所增设遮荫设施;长时间露天作业的发放遮阳帽。

2、防暑降温饮品、药品要及时发放给现场人员;集中作业的施工项目,要安排人员将符合卫生标准的防暑降温饮品送到作业现场,教育作业人员不饮生水。

3、高温时段发现有身体感觉不适的作业人员,及时按防暑降温知识急救方法办理或请医生诊治。

4、各施工班组食堂暑期必须采购符合卫生标准的新鲜蔬菜、食品,严禁购买和食用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饮料。

二、应急救援组织机构、职责

进入暑期施工,需加强防暑降温工作的组织领导,项目部要成立防高温中暑和防食物中毒应急救援小组。

组长:xxx(项目部经理)

副组长:xxx(项目部施工员)

组员:项目部所有成员(钢筋班组长)(木工班组长)(泥工班组长)(水电工班组长)

职责:组长对工区内防中暑、防食物中毒工作全面负责。原则是:“以人为本,关爱生命”。要索取施工所在地途径最近医院的`值班电话,一旦发生职民工中暑或食物中毒,可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及就医条件,果断采取急救措施。组长不在,由副组长负责,发现作业职工中暑或食物中毒时可采取非常措施和有效办法,尽量防止事态扩大。

三、通信联络

急救中心电话:120。

项目部负责人电话:xxxxxxx(xxx)。

各工种施工一旦发生施工人员中暑和食物中毒,第一时间对患者进行抢救,同时要将具体情况上报项目部相关部门,以便采取妥善措施。

四、其他意外情况及控制措施

1、加强各班组食堂卫生管理,不采购腐烂变质食品,不食用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防止肠道疾病及食物中毒。各工区要配备急救箱,备足防中暑、防肠道疾病药品,及时发放。

2、非常时及时启用本预案。预想不到的要结合实际制定并采取准对性措施,尽量减少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

夏季防中暑应急预案篇5

一、目的

为了在施工中发生中暑事故时遵循“保护人员安全优先,防止和控制事故的蔓延为主;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区域为主、单位自救与社会救援相结合”的原则。为达到控制事故、有效地抢救伤员、减少事故损失、防止事故扩大的.目的,特制定本救援预案。

二、工程概况

仁怀市国酒新城安置房二组团一标段1#住宅楼,地下2层,地上31+跃层,总高99.75m,建筑面积40012㎡,一类建筑,一类耐火等级。地上建筑作住宅使用,±0.000标高相对高程为899.700m。结构转换层在一层,上部结构为复杂高层结构,地下设二层车库,结构形式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场地基本平整,道路畅通,可通大型车辆,水电均由建设单位接至场地内。各方主体参建单位如下:

建设单位:xxxxxx有限责任公司

勘察单位:xxxxxx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xxxxxx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xxxxxxxxx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xxxxxxxx有限公司

三、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建筑工程安全生产许可条例》。

3、《房屋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

4、《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四、应急救援事故事件范围及事故特征

事故实践范围:预防中暑安全事故发生。

事故特征:中暑属于突发性安全事件。一般以暑季为高发期,或是通风条件差的高温场所。中暑前一般会出现胸闷、头晕、口渴、呼吸不畅、无力等征兆。

五、应急预案组织

成立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领导组,负责应急预案的实施。

1、应急救援指挥组:

1)由项目负责人、安全员等成立应急小组。项目负责人黄先超同志任应急小组组长。

组员:李孝红、谢建波、陈祥、曹青、王茜、冯榆

具体分工如下:

(2)李孝红:负责现场掌握了解事故情况,组织现场抢救。

(3)谢建波:负责及时加强抢救现场的通风、散热。

(4)陈祥:负责立即同医院联系,说明详细事故地点、事故情况,并派人到路口接应。

(5)曹青:负责现场物资、车辆的调度。

(6)王茜、冯榆:后勤服务。

我公司在所有工程项目及驻地均贮备足够数量的各类应急器材及药品。

在本单位或临近单位发生中暑事故,在应急救援指挥组组长发布启动要无条件地服从应急救援指挥组的安排,立即投入到应急救援的行列。

2、应急救援指挥组职责

我公司住国酒新城项目部负责该项目施工范围内的发生中暑事故应急救援的指挥、布置、实施和监督。贯彻执行国家、行业和上级的指示精神,及时向上级汇报事故情况,指挥、协调应急救援工作及善后处理。按照国家、行业和上级有关规定参与对事故的调查处理。

3、应急救援指挥组下设部门

应急救援办公室、安全保卫组、事故救援组、医疗救援组、后勤保障组、善后处理组、事故调查处理组等八个专业处置组。

夏季防中暑应急预案篇6

一、应急事项:

为了使中毒、中暑人员尽快地摆脱头痛、头晕、乏力、胸闷心悸、虚脱以及休克、热痉挛等病情的折磨,尽早康复身体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制定本预案。

二、上报程序:

发现人员有中毒、中暑现象,立即报告副组长,并按照要求逐级上报。

三、应急措施:

(一)、食物中毒:

1、催吐:如果有毒事物吃下去的时间在2小时以内,可以用催吐的方法。取食盐20克,加开水200毫升,冷却后一次喝下。如果不吐,再喝两次,直至呕吐为止。取生姜100克,捣碎取汁,用200毫升温水冲服,也是催吐方法之一。如果吃下去的是荤食,可服用十滴水来促使迅速呕吐。此外,还可用手指等刺激咽喉引吐。

2、导泻:如果吃下去的中毒食物时间较长,已超过2小时,但精神较好,则可服用泻药,促使中毒食物尽快排除体外。一般用大黄30克,一次煎服;

3、利尿:大量饮水,稀释血中毒素浓度,并服用利尿药。

4、解毒:如果是吃了变质的鱼、虾、蟹等引起的`食物中毒,可取食醋100毫升,加水200毫升,稀释后一次服下。若是误食了变质的饮料或防腐剂,最好的急救方法是用牛奶或其他含蛋白质的饮料灌服。

5、病人经过急救,如症状未见好转或中毒较轻,拨打120,尽快送医院治疗。

(二)、液化气泄露:

1、迅速打开门窗通风;

2、如果泄露严重,发生火灾,同时启动《消防应急预案》,并拨打119。

(三)、中暑:

1、发现人员中暑,队长应立即把中暑人员扶到阴凉处休息。

2、报告副组长,在副组长指导下给患者服用解暑药品。

3、副组长组织人员给患者进行物理降温(冰水、冰袋冷敷头及腋下等),加强通风及散热。

4、对重症中暑者,必要时送医院治疗。

四、应急物资:

常备药品:消毒用品、担架、清凉油、藿香正气水等。

五、协助上级调查取证并做好善后处理:

1、向调查组提供相应材料,配合取证。

2、填写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