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人物事迹作文5篇

时间:2023-01-30 作者:betray

扩充自己的词汇量是我们在平时要做到的,这样才可以写出优秀的作文,在写作文的时候,能够培养大家的独立思考能力,下面是52心得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感动人物事迹作文5篇,感谢您的参阅。

感动人物事迹作文5篇

感动人物事迹作文篇1

今年春节前,我们一家回了奶奶家过年,本来打算大年初三要回山西外婆家,我很久没看见外公外婆了,特别想念他们,我和妈妈兴高采烈地准备了好多礼物要给外公外婆拜年。然而,除夕的时候妈妈突然告诉我,今年哪里也不能去了,一时间我的心情一落千丈。

妈妈告诉我,湖北省武汉市爆发了新型肺炎,传播速度特别快,为了安全起见,今年我们哪里也不去了。我们通过视频给外公外婆还有亲戚朋友们拜年。接下来爸爸妈妈给我讲了新型肺炎的严重性,我们也通过网络和电视了解了很多关于新型肺炎的事情。

新型肺炎是一种形状像冠状,可以导致肺炎的新型病毒,所以叫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传染上这种病毒后,人们会出现发烧、咳嗽、打喷嚏等症状,和感冒的症状特别相似,所以一开始人们都没有发现它的严重性。听说这种病毒是因为人们吃了野生动物感染到的,我想告诉这些人,动物是我们的朋友,只有通过正规饲养的家禽我们可以吃肉,大家千万不要滥杀无辜,否则这就是对我们的惩罚。

20__年春节的这几天,新型肺炎疫情每天都在增加,人们关注最多的也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武汉市的病情最严重,缺少医药物资,医院人满为患,每位医生每天要看很多位病人,他们甚至没有时间吃饭。全国各地开始为武汉捐助物资,还有医疗团队向武汉出发帮助武汉人们抗击病毒。

想要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就要这样做:1、在家尽量少出门。2、要勤洗手、多喝水。3、如果出门一定要戴口罩。4、在家一定要保持通风。5、打喷嚏的时候要用纸或手臂捂住口鼻。6、尽量不要与动物接触。

抗击新型肺炎,全国人民都在行动,大家自发的倡议过年不拜年,不聚会,不串门,自觉呆在家里就是防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传染的最好办法。虽然每天都有人因为传染上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而死亡,但是我相信,通过医护人员和全国人民的努力,我们一定能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打败的。我们一定可以重新回到美丽的校园。

感动人物事迹作文篇2

感动中国,感动你我,这世界才会永恒------”这歌词多么让人感动。是啊!一缕阳光让你灿烂,一丝关怀令你温暖,一片爱心使你感动万千。世界上无时无刻都在有人献爱心,温暖他人的心,也在感动着——中国。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 “信义兄弟”孙水林、孙东林二人,他们兄弟俩20年来以诚信为本,每年坚持大年三十前将工人们的工钱一分不少地发到每一个农民工手中。2010年年关,在北京承建工程的哥哥孙水林为赶在年前把工钱发到农民工手上,返乡途中遭遇车祸,一家五口身亡。在天津的弟弟孙东林为了完成哥哥的遗愿,来不及处理哥哥的身后事,赶在腊月二十九返回湖北黄陂,在账本丢失的情况下,按照农民工自己报的账目,给60余位农民工发放了33.6万元工钱。信义兄弟坚守“新年不欠旧年薪,今生不欠来生债”的信念,用生命和行动诠释了道德的真义、责任的力量和人格的伟大。

还有“姐姐”刘丽,刘丽有五个兄弟姐妹,因家境贫寒,14岁那年,还在念初中就辍学了,她要外出打工,挣钱为弟弟妹妹交学费、贴补家用。她先后到湖北、江苏等地打工,做过服务员,当过保姆。2000年至今,刘丽一直在厦门一家足浴城当“洗脚妹”,月薪2000——3000元,曾被老家的人误会。然而,让身边所有人意想不到的是,为了“生计”打拼的刘丽,把辛辛苦苦攒下来的大部分积蓄都捐助给了那些贫困学生,她自己却仍然过着艰苦朴素的生活。

也许我们还无力去做一些感天动地的事情,但是我们每个人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那我们会成为一个感动中国的人。而我们的家庭,集体,祖国也就越来越好了。

真正的感动,会然你坚强,会让你敬仰,会让你明白感动就在身边,我相信每个人看了感动中国的人都会有有一种深深的敬仰,就像一次精神上的沐浴,就像是一次年度的充电,一个缺点的电池再度内心充实,于是,又可以支撑自己,也希望可以帮助别人。这,正是感动的一种力量……

感动中国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值得我们去深深感动,但是他”以后介绍我时不要说我是香港歌手,因为我首先是一个中国人。“一纸书来只为墙,让全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英这二十八字将包容忍让心胸宽广诠释得淋漓尽致。

反观社会上的不良事件,我目睹了天使与魔鬼的分别。那些为了蝇头小利掺假卖假的,商家难道不会良心不安吗?那些豪不利人,传门利已的人难道不会寝食难安吗?还有一类人,是大多数,他们将仁义善心挂在嘴边,生活中却畏手畏脚,堪比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郭明义,这位奉献了太多太多的普通人,践行着“明义”。我们要向他看齐,哪怕只是尽微薄之力,也许对需要它的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事物。

晶莹剔透的奖杯只是一种形式,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事迹留给我们的是终生的财富,是一右辈子的追随!大爱无疆,我们要用行动实践它!

静心品味,当清冷的月光覆盖感动的幽香,我早已将感动留下,潜心咀嚼,仍暖彻胞怀,溋于心,溢于表……

感动人物事迹作文篇3

在20世纪50年代朝鲜战场上的一场惨烈的阻击战中,20多岁的他永远地失去了双手,下肢从小腿以下也都被截去,他变成了一个“肉骨碌”,住进了荣军院。

看到自己成了处处需要人照顾的“废人”,他心情极为沮丧,绝望的他几次企图自杀都没成功——那时,他连自杀的能力都没了。

后来,在别人的讲述中、在影视作品中,他认识了奥斯特洛夫斯基、海伦·凯勒、吴运铎等一些中外钢铁战士,他们在残酷的命运面前的永不屈服的坚韧品性,深深地震撼了一度迷茫的他——原来,生命的硬度远在钢铁之上。

于是,他开始近乎自虐地学习生活自理,在常人难以想象的跌跌撞撞中,他终于学会了照顾自己生活起居的本领,并毅然地告别了他完全有理由享受安逸的荣军院,回到了当时还很贫穷的沂蒙山老家。

不满足于只能做到生活自理的他,又拖着残躯,无数次在山上沟下摔打,带领着乡亲们开山修路、架桥引水、种树、建果园……直到贫困的山村真正地富裕起来,他这个无手的村支书一当就是30多年,令乡亲们敬佩不已。

从村支书的位置上退下来后,不甘寂寞的他,为给后代留一份精神遗产,又开始艰难地写书——他用嘴咬着笔写字,用残臂夹着笔写字,用嘴、脸和残臂配合笨拙地翻字典。写上几十个字,都要累得他浑身是汗。

要知道,从未上过学的他,仅仅在荣军院的习字班里学会了几百个字,虽说他后来一直在坚持读书看报,但文学素养几近于零。很多人都不相信他以那样的文化功底、那样的身体条件,还能够写作,许多知情者劝他别自讨苦吃了,可他写作的信念毫不动摇,他硬是花了3年多时间,七易其稿,写出了令着名军旅作家李存葆都惊叹的撼人心魄的30多万字的小说——《极限人生》。

他就是中国当代的保尔·柯察金——特残军人朱彦夫。

没有双手、双腿残疾、视力仅有0。25的朱彦夫,硬是凭着自立、自强的渴望,凭着挑战命运的坚韧与执着,打破了生活中的一个个“不可能”,以无手之臂书写了传奇人生,留下了熠熠闪光的生命篇章。就像他那部小说的名字一样,他打破了人生的许多极限,创造了耀眼的生命辉煌。

其实,谁都可以像朱彦夫那样,只要信念在握,热情永不泯灭,虔诚地努力向上,有些极限是完全可以被超越的,有些奇迹完全可以在拼搏中诞生。

感动人物事迹作文篇4

总有一种力量激励我们前行,总有一种精神让我们泪流满面,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 发生以来,亿万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共克时艰,战“疫”路上的一个个“好人”,一件 件“好事”走进我们的视野,他们的事迹,他们的名字……感动着我们,凝聚起社会正能量,号召 着我们必有信心和决心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在护佑生命的主旋律之中,逆行者唱响了战“疫”的精神赞歌。他叫大家没有特殊情况不要去 武汉,而自己却坐上去武汉的动车,“不计报酬,无论生死”“召必战,战必胜”……这些平凡人 的不平凡举动,在平凡工作岗位上的爱岗敬业,默默奉献,从不放弃,正是无数个平凡成就了感 动,他们用实际行动,甚至有些是宝贵的生命,深刻的诠释着“白衣战士”的追求和风骨,谱写着 不同的精神和独特的优秀。他们同样是血肉之躯,同样有牵挂的家人,但是在国家和人民的需要面 前,他们舍小家为大家,不抛弃不放弃,执着地追求心中的那份职业初心。他们那执着闪亮的人性 光芒,如细雨涤尘,净化心灵,他们那催人泪下的感动力量,如春雷惊空,振奋精神。这些平凡 的“迹”录和举动叫我们怎能不感动,怎能不汲取其正能量,倍增信心去战胜疫情。 在群防群控的大系统中,一线干部筑就了战“疫”的铜墙铁壁。“我负责的网格共有989户居 民,每一户我们都进行了排查了解了具体情况……”“高兄弟,你要买的东西,我们帮你采购回来 了,这是按照你的需要采购的……”这些简单的话语温暖人心,给人力量,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 一线干部既是宣传员又是战斗员,既要上情下达又要下情上达,工作任务繁重,但是他们没有一丝埋怨,面对群众的不理解,他们耐心仔细地进行疏导和沟通。一线干部精准施策,科学防控,对防 控薄弱环节越是加强力量,发动一切可以发动的力量。一线干部勇做防疫工作的一颗“螺丝钉”, 做人民群众的主心骨,深入疫情防控一线,加强群众的防控意识,构筑起严密的防疫红线,实现全 覆盖,无盲区,严防疫情入侵。夜深了,他们还坚守在岗位;下雨了,他们还行走在路上……这些 战“疫”场上的先进“符号”和职业“元素”,怎能叫我们不感动,不为之震撼,让我们战胜疫情 的信心和动力倍增。 在团结鼓劲的凝聚力之中,中华儿女书写了战“疫”的壮丽诗篇。“抗疫心连心,武汉不孤 单”“隔离病毒,但不隔绝爱”……这些感人的话语总能带给我们感动,这是亿万中华儿女团结一 心战“疫”的生动写照。困难面前,中华儿女的激情、善良、坚强……都一一展现,他们自发捐赠 蔬菜给武汉,他们主动捐款给武汉……他们的崇高,他们的真诚,他们的纯粹,让我们感动。疫情 面前,中华儿女跨越了年龄和性别的范畴,突破了职业和地域的界限,超越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 制,用一个个平凡的举动相互感动,相互鼓励。中国,只有在社会主义的中国,才可以把感动的命 题书写的这样的气势磅礴,这样动人。人民,也只有中国人民,才能感悟感动的真谛和内涵,彰显 着一个民族的集体意识。这样的精神脊梁怎叫我们不感动,这样的力量是无限的,将帮助亿万中华 儿女增强责任感去战胜疫情。 这是一个平凡人感动平凡人的季节。战“疫”路上你的平凡行动是抗“疫”的初始线和出发 点,让我们串联平凡,铸造合力,增强信心,汲取战“疫路上的“感动因子”,释放正能量,为 疫情防控阻击战的胜利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感动人物事迹作文篇5

抗疫英雄-----钟南山

2020年本来是幸福美好的一年,可是就在我们喜迎新春的时候,突如其来的新形冠状病毒却给我们来了当头一棒。在这突发的疫情中死亡了很多人。但也有数以万计的无名英雄逆行而上冲向了疫情的重灾区-----武汉。在这无数的英雄中,我要介绍的就是其中最耀眼最权威最感人的钟南山院士。

钟南山,1936年10月生,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学专家。想必大家熟知他是在抗击非典的战役中。2003年,非典袭来,面对未知的病毒,67岁的他冷静无畏、妙手仁心,不顾自身生命危险在非典一线救治危重病人。他主动要求承担广东省危重病人的救治工作,率领团队总结出了“三早三合理”的诊疗原则,成为抗击非典的领军人物。面对疫情,他说:“把危重病人都送到我这里!”,这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感动了无数人,感到了中国。2020年,新冠肺炎爆发,84岁的他呼吁公众“尽量不要去武汉”,而自己却登上了去往武汉的高铁,冲到了战斗的最前线。许许多多的人在新闻里看到钟南山这个名字都会松了一口气,“我们有希望了”。在面对新闻采访时,他首先肯定了有人传人的现象,整个访谈他丝毫不带需的,直面疫情、正视问题,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向民众传递信息,报告疫情。《人民日报》这样评价他“84岁的钟南山,有院士的专业,有战士的勇猛,更有国士的担当”。

每个时代都需要英雄。而所谓的英雄,也不过是平凡的人作出了不平凡的选择。钟南山就是一位普通的老人,但这个老人真的很拼。为人民、为祖国、为自己肩上的责任。他尊重事实的求实精神、鞠躬尽瘁的敬业精神深深的打动着我们。有人称他为逆行者致以崇高的敬意,而他只说自己是一个医生。

在这个灰色的春节,这位老人向我们诠释了他另外一个名字-----全民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