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劳模事迹7篇

时间:2024-03-31 作者:tddiction

事迹材料是通过实践去践行自己的信仰和理念的记录,为了自己的个人形象和职业发展增添亮点,我们可以认真写好事迹材料,下面是52心得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市劳模事迹7篇,感谢您的参阅。

市劳模事迹7篇

市劳模事迹篇1

王景奎淘"马葫芦"31年了,而且淘得乐在其中,美名远扬。"马葫芦"在东北方言里表示"下水道"。

半个世纪前,淘粪工时传祥受到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名扬中华;半个世纪后,淘井工王景奎当选全国劳模,——因为两人拥有同一种情怀:宁肯一人脏,换来万户净。

1981年,24岁的王景奎从部队复员,进入吉林油田公用事业公司江北排水站排污班。刚报到,就遇上一件急活——3个家属区发生"马葫芦"堵塞,污水外溢,四处横流。恰逢7月,"马葫芦"内臭气熏天,在老班长的`带领下,王景奎穿上胶皮裤,跳进蝇蛆翻滚的污水,连续3天3夜的"车轮战",让他深切体会到了"马葫芦工作"的不易。

"身脏手脏,心灵不能脏","疏通先疏通思想,清掏先净化灵魂",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王景奎不仅决定扎根"马葫芦班",还决心把这份又脏又臭的工作"干出个样来"。由于班里多数人都"坚持不了多久,就想方设法调走",老班长退休后,王景奎成为班里的"头儿"。

2019年4月的一天,一家属区出现溢水,掀开地沟盖板,只见内积污水粪便已达一米多深,为查明故障所在,王景奎穿上胶皮衣裤,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淌行在冰冷的粪水中检查。大约走了20来米,终于发现一处悬空的接头,可回到地面后,他突然想到:整个管线还没检查完,如果问题不是一处,怎么办?"不行,还得下去!"王景奎不顾工友阻挠,又一次钻进地沟,果然在50米处又发现一个故障点。当他满身污水爬上来时,一下子瘫倒在地。

王景奎的管辖范围,大部分是20年以上的老住宅区,地下管网纵横交错,"马葫芦"深浅高低各不相同。在逐一踏查的基础上,王景奎绘制出一张完整清晰的"马葫芦联络图",并将其输入微机,如今,哪里出了问题,只要打开电脑,就能准确判断出"瓶颈"所在。他还自制了20多种实用小工具,有时大型专业疏通机无法施展,这些小工具就派上了大用场。

有一次,一小区居民不慎把金项链掉进下水道,接到求助电话,王景奎迅速赶到。"疏通机是肯定不能用的,很容易把项链搅碎",王景奎从工具袋里掏出一个自制"小法宝"——2米多长的金属软钩,一点一点伸进下水管里试探、转动,半个小时后,金项链失而复得,看到用户满意的笑脸,王景奎的职业自豪感油然而生。

"为100%的用户服务,让100%的用户满意"。为遵守自己的承诺,王景奎身体力行,带领工友"迅速反应,文明服务",每到用户家维修,都要自带"一双拖鞋,一块抹布,一张笑脸,一份意见卡",并且做到了"四不":不抽用户一颗烟,不吃用户一顿饭,不喝用户一杯水,不拿用户一分钱。被小区居民亲切地称为下水道"110"。

"又脏又累不起眼,家家户户离不开"。30多年来,为了让油区七万延长米的排污管线畅通无阻,王景奎多少次置身井下,与"马葫芦""亲密接触"。"上班之初还常常恶心、呕吐"的他,现在"坐在没淘完的‘马葫芦’边用工餐,也面不改色,心不跳。"

"下水疏通了,问题解决了,看到人们开心的笑脸,我就品尝到了‘马葫芦’工的价值所在。"王景奎脱下遍身污渍的工装,一边放在暖气上烘烤,一边笑呵呵地对记者说,"舍得一身脏,换来万人洁,这就是我的人生坐标。"

从24岁青春年少,到56岁满头华发,王景奎忍受着"脏、臭、累",用无怨无悔的默默奉献,在群众心中留下一片"芳香"。

市劳模事迹篇2

5月1日,是属于劳动者的节日,劳动节的时候,国家就会对有杰出表现的劳动者进行颁奖,授予他们“劳模”称号,社会各界也会掀起向劳模学习的热潮。身为社会的一名劳动分子,我也要主动向劳模学习,下面来说说我的心得体会。

劳模身上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秀品质,他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勇于创新,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在学习劳模事迹的过程中,我们被他们的精神所感动,身为劳动者,我们就要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只有不断“淬炼”,我们才能蜕变成劳模。

从劳模事迹中可以看出,劳模都善于学习、勤于思考,他们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还会利用业余时间来阅读工作的相关书籍,钻研技术、提升自我,使自己的业务能力不断提高。学有所思,也要学有所用,他们在工作中也非常注重实践,在不断的实践中检验自我、提升自我。

劳模们不仅拥有高超的技能,他们的思想品质也值得我们学习。劳模们热爱劳动,也有无私奉献的高贵品质,身边的同事遇到困难,他们也会热心地帮助他们。劳模还有一点优秀品质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劳模们即使在某一个领域已经有了高超的造诣,但他们依旧谦虚好学,不断积累经验。

五一劳动节,我们共同向劳模学习,向劳模看齐,吸收他们的优秀品质,立足本职岗位,爱岗敬业,认认真真地完成每一份工作,争取有朝一日也能成为别人的学习榜样!

市劳模事迹篇3

共产党员黎雄钦同志是桂平市公路管理所的一名养护工人,1968年参加工作以来,在35年的公路养护工作中,他把全部的心血、汗水都倾洒在所热爱的公路事业上,作为共产党员,他始终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留下了一串串闪光的足迹。由于业绩突出,黎雄钦多年来一直受到各级部门的表彰奖励,连续6年被桂平市交通局评为双文明建设先进个人,多次被桂平市交通局支部评为 “优秀党员”;1996年、1997年两次被评为贵港市交通局评为“公路养护先进个人”;2001年4月荣获贵港市“劳动模范”称号;2001年6月荣获贵港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01年6月荣获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01年12月荣获自治区交通系统两个文明建设先进个人称号;2002年4月荣获广西“五一”劳动奖章;2001年至2004年度被自治区公路局授予“十优养护工”称号。

心在路上,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黎雄钦同志爱岗敬业,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公路养护工作,扎实苦干,确保了公路的畅通。1998年以前,他先后在里各道班、什字道班等担任道班工人、班长,1998年领导决定任命他为养护管片的片长,负责全市7个养护片区中西区的养护管理工作。在工作中,他将过去的工作经验和新的工作情况结合起来,在道班中开展建章立制工作,制订完善的工作、考勤、学习、机具等管理制度。坚持按制度办事,用制度约束、规范道班工人的行为,将他对道班管理的经验在其管理的5个道班中广为推行。由于多年来认真贯彻全面养护的精神,他管养片区的路容路貌大为改观,好路率连续多年保持在80%以上。

2000年4月,由于工作需要,单位在他管理西区4条线路的基础上,将南区2条路况较差的线路交给他管养,这无凝给他增加了工作量和工作难度。当领导准备耐心地做他的思想工作时,没想到他竟没有半句怨言,认为组织的安排自己就应服从,并更应以一个共产党员的要求来承担起责任。他刚到新增线路新垌—北市公路工作时,全线26.4公里的砂土路大部分都是大坑大槽,其中有2.4公里即将中断交通,从新垌到工业重镇中沙镇17公里路程,需1个多小时才能到达,有的路段小汽车根本无法通行。新垌—北市公路是南区的生命线,对当地的交通十分重要,黎雄钦心里明白了肩上担子的沉重。为了使该路尽快恢复畅通,他当机立断地采取了以下措施:首先将管理制度真正落到实处,严加管理,切底改变了道班工人作风懒、散现象;其次是亲力亲为,和道班工人一起,将原来淤塞的18公里排水沟进行切底清理,并将长期堆积在路肩上的杂物清除,解决了公路排水不畅的问题;最后是对路面的大坑大槽进行抢修,在经费缺乏无法解决路料的情况下,黎雄钦想到了借助社会力量的支持,主动与当地的源安堂制药厂和个体运输户等工矿企业、个体联系,得到了他们的热心地支持,从而募集到社会经费15000多元,解决了抢修中经费的燃眉之急。从 2000年5月起至当年年底,经过7个多月的连续奋战,原来的差等路和特差路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和提高,经上级主管部门贵港市交通局当年年终检查评比,全线路有良等路22公里,没有差等路。该线路的畅通不但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也得到当地群众一致的好评。

舍家忘已,献身公路的奉献精神

1988年,为了解决道班缺乏养路工人影响养护任务完成的被动局面,由于养路工人工作苦由入低,经多次动员社会人员参加养护工作无果的情况下,他决定动员在家务农的妻子参加养护工作。经他多次劝说后,妻子深深地为他的敬业爱业精神所感动,理解了他的良苦用心,决定放弃以此聊生的农业工作,舍弃了儿女的亲情,与他一起住进了离家80多公里外的罗榕道班,开始了艰苦的养路工作。在妻子的大力支持下,黎雄钦一心扑在养路事业上的理想信念更加坚定了。他夜以继日地到各班检查指导工作,经常在路在巡查,掌握所管路段的路况变化情况,晚上不能回到罗榕道班,就坚持巡查到哪里,就在哪个道班吃住。

由于对工作负责,多年来,在没有加班费的情况下,黎雄钦从没有休息过一个节假日。2001年中秋、国庆双节长假,他原打算和妻子回家与儿女一起欢度佳节,但此时单位按计划完成上级下达的工作任务,给他安排了几个路段的大中修任务,需要尽快组织路料和开展铺筑等工作,他毅然放弃了休假,满怀对儿女的内疚奔赴工地,以一贯的工作作风服从了单位的安排。

2003、2004年春节,为了确保春节期间公路的安全畅通,黎雄钦放弃了回家团圆的念头,经常上路检查,有危及到行车安全的情况,马上组织人员修复,保证了春节期间沿线群众的安全通行,使群众过上一个安全、祥和的春节。

他为了管养公路的安全畅通,不知道牺牲了多少个本该休息的节假日,以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来要求自己,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要求自己,一心朴在公路上,默默地做出奉献。

心怀同志,相互帮助的高尚品德

黎雄钦给予家有的太少,给予别人却多。由于他对工作投入极大的.热情和全部心血,不仅在道班工人中树立了很高的威望,而且感化和激励着周围的同志。在工作、生活中他处处关心同志,帮助他人事无巨细,在道班中他是个受到所有人欢迎的热心人。

为了发展道班的副业生产,补贴道班工人微薄的工资收入,黎雄钦积极学习种养技术,并将学到的东西毫不保留地奉献他人。罗榕道班班长陆德贤同志家庭经济十分困难,从事公路养护工作十几年,每月仅靠200多元的工资收入维持家庭开支。 黎雄钦与妻子到罗榕道班并在道班住下后,在自己搞肉猪、母猪养殖的同时,积极鼓励陆德贤也一起养殖,并将自己的技术经验传授出去,使陆德贤由原来不懂养殖发展到近几年每年饲养母猪3头,肉猪近10头,家庭经济状况有了明显的好转,从而使其牢固地树立了安于养路、以班为家的思想。

黎雄钦同志为公路事业奉献了大半生,几十年来虽没有惊天动地的创举,但他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地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熟悉他的人都知道,只要黎雄钦到哪里,路就好到哪里。黎雄钦同志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谱写了一曲动人的生命之歌,得到了单位、党、政府的肯定,特别是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市劳模事迹篇4

说起劳动模范,朋友们知道什么是劳动模范吗?劳动模范简称劳模,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成绩卓著的劳动者,经职工民主评选,有关部门审核和政府审批后被授予的荣誉称号。在当下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里,有一种精神值得我们为之敬佩以及赞颂,这种精神正是劳动模范精神。每个人都有实现价值的时候,而创造性劳动也可以说是实现人生价值以及理想的最好表现了。如今处于新时代的我们,且有着远大志向的我们需要保持好坚定的信念,努力走好计划的每一步,以民族振兴为己任的主人翁精神,积极奋斗,展现新时代青年该有的特征。

人总是要有意义的活着,这样才算不枉此生。当下崭新的时代,劳动楷模的存在,让我们更加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社会的暖心以及一股好风尚。劳动模范对社会的贡献很重要,且脚踏实地、真才实干,这种精神更是值得弘扬及学习。时光匆匆,长期以来,广大劳模以平凡的劳动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铸就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丰富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是我们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面对如此宝贵的精神财富,当下的我们更是不能丢弃,时代的可持续发展,其实也离不开这样的精神维护,所以我们全国人民都要积极地向劳动模范学习,以劳模为榜样,发挥只争朝夕的奋斗精神,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

每个人都应该尊重劳动创造,弘扬劳模精神,当然这些都不应该是一句两句的口号,而是要实实在在地行动起来。因此我们都好好地脚踏实地地行动起来吧,积极做一个有责任的社会人,为祖国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市劳模事迹篇5

劳动可以让我从中得到快乐,锻炼我的动手能力,劳动虽然辛苦但也是一件光荣的事情。

最近,学校组织一项公益活动,每个班级做一件善事。经过老师和同学们的讨论,我们班决定去图书大厦打扫卫生。

星期天下午两点,我准时到达图书大厦,没想到同学们都那么积极,早早到了地点。我们先给工作人员解释了这个活动,做好分工便开始干活了。

起初,刚开始打扫时,人们都用奇怪的眼光看着我们,同学们都感到很尴尬,我也不太好意思下手干活。心想:虽然工作人员知道原因,但是看书的人不知道啊,他们会不会想些什么呢?转念一想,我们是做好事,有什么害羞的。大家慢慢放开自己,同学们越干越好,越干越轻松。

看,那位同学把每一本乱放的书都对号入座,每个角落的一本都不放过,让那些迷路的书都回到了自己的家园。

几个扫地的男生也很起劲,就像出征的战士一样,挥动着手中的武器,把地上的敌人统统消灭掉,一会儿地板就变得干干净净,露出了它们的庐山真面目。再看那边,几个擦玻璃的同学也在辛勤地劳动着,先把抹布洗干净,有节奏地在窗户上擦拭着,他们的手不停地摆动,就像画家在纸上作画……经过大家的努力,窗户变得一尘不染。

经过一下午的劳动,每个人都累得大汗淋漓,气喘吁吁。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图书大厦变得干净多了,更加亮堂。外面阳光明媚,风儿轻轻吹过,吹走了我们的劳累;大树沙沙摇动,像是为我们鼓掌。来看书的.人也为我们竖起了大拇指,露出满意的微笑。胸前的红领巾随风飘荡,更加鲜艳。看着打扫干净的图书大厦,同学们都开心地笑了。

这次活动让我体会到了劳动的辛苦,也让我品味到享受劳动成果的快乐,感受到了劳动的光荣。在新的一年里,在学好知识的同时,我也要多参加劳动,做一名全面发展的中学生。

市劳模事迹篇6

时间的脚步悄然流逝,转眼间,就是五月的到来。这是五月花开的季节,五彩缤纷的花开满了五月;五月也是工人们工作的季节,努力工作贯穿整个五月。说到劳动,劳动创造了人类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基础,为我们提供了我们所需要的一切生活来源。我们应该感谢从事一切劳动的人们。当前,新时代有一种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钦佩和弘扬。这种精神就是劳动模范的精神。在这里,一些朋友可能会想,劳模的精神是什么?顾名思义,它是一种热爱工作、争创一流、努力工作、勇于创新、淡泊名利、乐于奉献的劳动模范精神。面对当今时代,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感受和体验劳动价值,无论处于何种地位,劳动价值都不应该区分高低。我们都应该践行我们的职业道德,维护我们的劳动尊严

每个有机会在这个世界上生存的人,如何更好地过自己的生活,对于不同的人来说,这是不同的意见。但不管你如何生存,没有劳动你就无法生存。毕竟,劳动创造价值。如果你努力工作,你将有机会做你想做的事。在当今社会,我们需要做一个负责任的人,积极向劳动模范学习他们宝贵的精神。认真学习劳模精神,使我们充分认识劳模“当家作主、当家作主的精神,争创一流、与时俱进的进取精神,艰苦奋斗、艰苦创业的拼搏精神,勇于创新、开拓进取的创业精神,淡泊名利、默默耕耘的精神,乐于奉献、乐于服务的无私精神,密切合作、关爱的团队精神“这是各行各业和岗位在不断变化的复杂社会环境中前进的精神保证。因此,对我们每个人来说,努力学习劳动模范精神尤为重要。生命价值的最佳体现离不开我们自己的劳动创造。劳动创造让我们活下去,这是非常有意义的

事实上,你知道劳模精神是时代的旗帜吗。我们要大力弘扬这一精神,向周围的劳动模范学习。我们要从自己做起,一点一点,从平凡的事情做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讲真话,走正路,办实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投入到各自的工作中去。我相信我们会接受它,得到许多美好的人生意义和理想的果实。因此,为了使社会和国家更好地发展,我们应该继续发扬劳动模范精神。毕竟,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都会有精神支撑,特别是劳动模范精神。这是极其重要的,劳动的力量是不可低估的

市劳模事迹篇7

胡双钱,在30年的航空技术制造工作中,他经手的零件上千万,没有出过一次质量差错。

他叫胡双钱,中国商飞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数控机加车间钳工组组长,一位本领过人的飞机制造师。

“每个零件都关系着乘客的生命安全。确保质量,是我最大的职责。”

核准、划线,锯掉多余的部分,拿起气动钻头依线点导孔,握着锉刀将零件的锐边倒圆、去毛刺、打光这样的动作,他整整重复了30年。

额头上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和着空气中漂浮的铝屑凝结在头发、脸上、工服上这样的“铝人”,他一当也是30年。

胡双钱读书时,技校老师是位修军机的老师傅,经验丰富、作风严谨。“学飞机制造技术是次位,学做人是首位。干活,要凭良心。”这句话对他影响颇深。

一次,胡双钱按流程给一架在修理的大型飞机拧螺丝、上保险、安装外部零部件。“我每天睡前都喜欢‘放电影’,想想今天做了什么,有没有做好。”那天回想工作,胡双钱对“上保险”这一环节感到怎么也不踏实。保险对螺丝起固定作用,确保飞机在空中飞行时,不会因震动过大导致螺丝松动。思前想后,胡双钱不踏实,凌晨3点,他又骑着自行车赶到单位,拆去层层外部零部件,保险醒目出现,一颗悬着的心落了下来。

从此,每做完一步,他都会定睛看几秒再进入下道工序,“再忙也不缺这几秒,质量最重要!”

“一切为了让中国人自己的新支线飞机早日安全地飞行在蓝天。”

从2003年参与arj21新支线飞机项目后,胡双钱对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他深知arj21是民用飞机,承载着全国人民的期待和梦想,又是“首创”,风险和要求都高了很多。胡双钱让自己的“质量弦”绷得更紧了。不管是多么简单的加工,他都会在干活前认真核校图纸,操作时小心谨慎,加工完多次检查,“慢一点、稳一点,精一点、准一点。”并凭借多年积累的丰富经验和对质量的执着追求,胡双钱在arj21新支线飞机零件制造中大胆进行工艺技术攻关创新。

型号生产中的突发情况时有发生,加班加点对胡双钱来说是“家常便饭”。“哪行哪业不加班。”他总说,“为了让中国人自己的新支线飞机早日安全飞行在蓝天,我义不容辞。”

一次临近下班,车间接到生产调度的紧急任务,要求连夜完成两个arj21新支线飞机特制件任务,次日凌晨就要在装配车间现场使用。

他下班没有回家,也没有让大家失望,次日凌晨3点钟,这批急件任务终于完成,并一次提交合格。

“如果可以,我真的好想再干三十年!”

胡双钱从小就喜欢飞机。小时候,为了看飞机,他不惜从家步行两个多小时到大场机场附近,躲在跑道边的农田里看飞机起落。炎炎夏日,他常常被水沟边的蚊虫叮得满身是包。

胡双钱技校毕业后进入上飞公司。一进门,学钣铆工的他就被分配到专业不对口的机加车间钳工工段。一些人走掉了,可老实憨厚的胡双钱选择了留下。凭着“只要能造飞机,自己坚决服从组织分配”的一股劲,他开始了自己的钳工生涯。

30年里,无数艰难时刻他都挺过去了,唯独“运十”飞机的命运成了他一辈子都无法释怀的心结。现在看到国家又重拾大飞机的梦想,他选择了一种特殊的方式延续再干30年的豪情——把技艺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更多胸怀大飞机梦的年轻人。在一届上飞公司技能大赛中,他带领的班组3位参赛选手,囊括了钳工技能比赛前三名。

胡双钱说:“参与研制中国的大飞机,是我最大的荣耀。看到我们自己的飞机早日安全地翱翔在蓝天,是我最大的愿望。”

能够研发大型客机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在这个处于现代工业体系顶端的产业里,手工工人虽已越来越少,却不可替代,即使是生产高度自动化的波音和空客,也都保留着独当一面的手工工匠。中国商飞总装制造中心高级钳工技师胡双钱就是这样一位手艺人,35年里他加工过数十万件飞机零件,没有出现过一个次品。

“梦想成真的感觉多少钱都买不来”。

胡双钱出生在上海一个工人家庭,从小就喜欢飞机。制造飞机在他心目中更是一件神圣的事,也是他从小藏在心底的梦想。

1980年,技校毕业的他成为上海飞机制造厂的一名钳工。从此,伴随着中国飞机制造业发展的坎坎坷坷,他始终坚守在这个岗位上。2002年、2008年我国arj21新支线飞机项目和大型客机项目先后立项研制,中国人的大飞机梦再次被点燃。有了几十年的积累和沉淀,胡双钱觉得实现心中梦想的机会来了。大飞机制造让胡双钱又忙了起来。他加工的零部件中,最大的将近5米,最小的比曲别针还小。胡双钱不仅要做各种各样形状各异的零部件,有时还要临时“救急”。一次,生产急需一个特殊零件,从原厂调配需要几天时间,为了不耽误工期,只能用钛合金毛坯来现场临时加工。这个任务交给了胡双钱。这个本来要靠细致编程的数控车床来完成的零部件,在当时却只能依靠胡双钱的一双手和一台传统的铣钻床,连图纸都没有。打完需要的36个孔,胡双钱用了1个多小时。当这个“金属雕花”作品完成之后,零件一次性的通过检验,送去安装。 现在,胡双钱一周有6天要泡在车间里,但他却乐此不疲。他说:“每天加工飞机零件,我的心里踏实,这种梦想成真的感觉是多少钱都买不来的。” “飞机关系到生命,干活要凭良心”。

55岁的胡双钱是上海飞机制造厂里年龄最大的钳工。在这个3000平方米的现代化厂房里,胡双钱和他的钳工班组所在的角落并不起眼,而打磨、钻孔、抛光,对重要零件细微调整,这些大飞机需要的精细活都需要他们手工完成。划线是钳工作业最基础的步骤,稍有不慎就会导致“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结果。为此,老胡发明了自己的“对比检查法”:他从最简单的涂淡金水开始,把它当成是零件的初次划线,根据图纸零件形状涂在零件上,“好比在一张纸上先用毛笔写一个字,然后用钢笔再在这张纸上同一个地方写同样一个字,这样就可以增加一次复查的机会,减少事故的发生。”胡双钱说。

“反向验证法”则是令胡双钱最为珍视的“金科玉律”、“独家秘诀”。这也与最基础的划线有关:钳工在划线零件角度时,通常采用万能角度尺划线,那么如何验证划线是否正确?如果采用同样方法复查,很难找出差错。这时,胡双钱就会再用三角函数算出划线长度进行验证。结果一致,ok;结果不相符,就说明有问题了。这样做,无异于在这一基础环节上做了双倍的工作量,但却为保证加工的准确和质量,减少报废等打下基础。他说:“质量问题不是罚不罚款能解决的,飞机关系到生命,干活要凭良心。”

因为长期接触漆色、铝屑,胡双钱的手已经有些发青,而经这双手制造出来的零件被安装在近千架飞机上,飞往世界各地。胡双钱在这个车间已经工作了35年,经他手完成的零件没有出过一个次品。

“最好再干10年、20年,为中国大飞机多做一点”

2008年,承担大型客机研制任务的中国商飞公司成立。职工收入有了相应增加,还增加了补充公积金,胡双钱一家也开始盘算买房的事。前两年终于贷款买了一套70平方米的二手房,搬离了蜗居20多年的30平方米老公房。为此,全家人开心不已。胡双钱闲下来时,也会清理清理房间,把玻璃刷得干干净净,油烟机擦得清清爽爽。做家务也和工作时一样,一丝不苟,表里如一。

近年来,默默无闻的老胡获得了不少荣誉。2009年,他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5年又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平生第一次走进庄严的北京人民大会堂接受表彰。胡双钱感慨:“我们赶上了好时代。”他说,“我们的民机事业经历过坎坷与挫折,但终于熬过来了,迎来了春天。我们应该更加珍惜今天的事业,想要更好,也还要靠自己。”

胡双钱现在最大的愿望是,“最好再干10年、20年,为中国大飞机多做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