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救火事迹7篇

时间:2024-03-09 作者:Fallinlove

一份出色的事迹材料能够凸显宣传典型,引导良好风气的效力,事迹材料的编制需要充分的事实依据,以下是52心得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英雄救火事迹7篇,供大家参考。

英雄救火事迹7篇

英雄救火事迹篇1

近日,

“90后消防员掩护他人时

遭遇爆燃牺牲”的消息,

让人痛心。

10月17日,

湖南省永州市新田县

发生森林火灾,

多地消防力量赶到现场增援。

四川省森林消防总队消防员蔡茂强,

也随队千里机动、跨区增援,

赶赴一线灭火。

10月21日9时42分左右,

火场局部突发爆燃,

为掩护地方扑火队员和战友撤离,

留在最后的蔡茂强被严重烧伤,

经全力抢救无效后

不幸壮烈牺牲。

14年前,他从汶川地震废墟中被救出

14年后,他牺牲在了救火现场

据了解,

蔡茂强是一名汶川山区

土生土长的羌家子弟。

2008年汶川地震时,

蔡茂强年仅9岁。

强震使他家中的房屋震塌、

父母受伤,

及时赶来的武警战士

把蔡茂强一家从废墟中救了出来。

2019年,

经过层层选拔,

蔡茂强加入

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

蔡茂强 图片为四川森林消防总队提供

今年以来,

四川凉山冕宁县、广安前锋区等地

发生森林火灾,

他跟随队伍克服地形复杂、

山高坡陡、连续作战等不利因素,

圆满完成7场森林火灾扑救任务。

2024年8月,

蔡茂强因在重庆大足森林火灾

扑救任务中表现突出,

受嘉奖1次。

蔡茂强的个人账号上

有一段与战友

在执行重庆大足森林灭火任务时,

休息间隙坐在山坡上

吃雪糕的视频,

文字写道:

哪有什么钢铁侠,

只是一群年轻人穿了一身铠甲。

前不久刚看了新房

正准备攒钱结婚

除了训练和工作的视频,

蔡茂强的个人账号上

也有和女友亲密合影的照片。

蔡茂强的一位亲属

蔡孟(化名)介绍,

蔡茂强和女友已相恋多年。

前不久他还去看了新房。

“他做事都很有计划,

他一直在攒钱,

计划要带着对象出去旅游,

带着亲朋好友去新房庆祝……”

“以前蔡茂强在家炒菜做饭的时候,

油溅到身上,

他都说很疼,

但当消防员后

却一直在最热最难的一线。”

蔡孟说。

蔡茂强、肖建强同志

被批准为烈士

据报道,

湖南怀化市林业局组织的

森林消防救援队队员肖建强

也在此次火灾中牺牲,

他们均是从外地赶来的救援队员。

10月24日,

应急管理部、湖南省人民政府

分别批准蔡茂强、肖建强为烈士。

应急管理部森林消防??

为蔡茂强同志追记个人一等功,

追认蔡茂强同志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蔡茂强,男,羌族,四川省汶川县人,1999年12月生,2019年12月参加工作。生前系四川省森林消防总队阿坝州支队汶川县大队汶川县中队消防员,四级消防士消防救援衔。

肖建强,男,汉族,湖南省祁东县人,1975年8月出生,1993年12月应征入伍,1996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7年12月退伍,先后在怀化市钟坡风景名胜区管理处、湖南中坡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从事森林资源管理和护林防火工作。

致敬,一路走好!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一秘为大家整理的6篇《救火英雄蔡茂强先进事迹》,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一秘。

英雄救火事迹篇2

湖南新田县近日发生森林火灾,在救火过程中,两名消防员蔡茂强、肖建强不幸牺牲。10月26日,蔡茂强的骨灰送回故乡四川汶川,当地市民夹道送别。

蔡茂强

据极目新闻此前报道,10月17日16时许,湖南省永州市新田县发生森林火灾。根据应急管理部命令,四川省森林消防总队861名指战员星夜兼程驰援,始终战斗在最危险的灭火一线。怀化救援队19名扑火队员也紧急驰援火灾现场。10月21日9时42分,蔡茂强与队友在组织和掩护地方扑火队员撤离中,因现场突发爆燃,蔡茂强和肖建强身受重伤,经全力抢救无效,不幸壮烈牺牲。

10月24日,应急管理部、湖南省人民政府分别批准蔡茂强、肖建强为烈士;应急管理部森林消防局为蔡茂强追记个人一等功,并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0月26日,蔡茂强的骨灰返回故乡四川汶川,当天下午,群众自发夹道送别。

“蔡茂强到家了!”蔡茂强骨灰抵达汶川文化广场时,随着一声声回家的呼唤,消防官兵脱帽敬礼,自发送别的群众献上鲜花。前去送别的市民芹女士说,蔡茂强经历了汶川大地震,成长为一名消防员,没想到却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为他感到骄傲,也很惋惜。”

同去送别的张女士(化姓)说,蔡茂强救火时她帮不上忙,如今英雄魂归故里,尽可能多送别一段路程。

蔡茂强发的最后一条朋友圈写道:“还有30秒到达战场。”遗憾的是,他没能平安从“战场”归来。

10月27日,蔡茂强的亲属表示,当天上午,蔡茂强的骨灰已在当地烈士陵园入土为安。

英雄救火事迹篇3

消防部队作为一支养兵千日,用兵千日的部队,他也非常清楚,当一名消防战士,几乎每天都要面对水与火,时刻都要面临着生与死的考验。两勇相遇,智者胜。张深知其中的道理。面对恶魔般凶猛的火灾救援,光靠硬冲是行不通的,需要更多的是智慧和经验。

事迹

5月10日,320国道一辆满载18吨汽油的罐车侧翻发生泄漏。在处置过程中,经专家组再三推论,要成功处置事故,只有对变形的导油阀保护箱体进行破拆实施导罐这唯一的可行方法。但是在破拆过程中万一操作不慎,极有可能发生火花引燃泄漏汽油,后果将不堪设想。面对变形的导油阀保护箱体,专业倒灌队伍无奈了,面对处置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爆燃危险,吊车司机调转车头走了,面对汽油泄漏情况下的钢板破拆,我们有的战士也胆怯了,就在处置工作进退两难的情况下,张同志临危不惧,主动要求承担破拆任务,凭借扎实的实战经验和业务功底,反复观察周边环境及变形箱体,向现场总指挥提出了最快、最安全、最高效的破拆方案,在征得同意并做好个人的防护后,在中队干部的带领下,在队友水枪的保护下,张一人潜入了夹杂着汽油的破拆现场中,凭借着过硬的业务素质和有勇有谋的胆气,成功完成了破拆任务,为油料的顺利导罐,事故的成功处置发挥了一锤定音的关键性作用。

大公无私驱车千里护南博

6月,是中队年初安排张同志探亲休假的时间,6月11日,也是他父母精心安排26岁儿子相亲的日子,他放弃了,只因南博会安保工作的不期而至,他又一次选择了顾全大局,放弃个人利益,以对消防事业的无限热爱投入到南博会执勤保卫工作中。今年的南博会是云南面向南亚东亚开放发展的一次重大盛会,规格之高,安全工作尤为重要。然而,消防安全保卫工作是一项具体而又繁杂的工作,涉及面广,没有踏实的工作作风不行,没有务实的工作态度也不行,只强调客观、主观不努力更不行。

6月2日,支队下达了抽调2车12名官兵参与第3届“南博会”消防安全保卫工作的命令通知,张同志主动请缨,他没有在“休与不休”中犹豫,没有在“去与不去”中徘徊,第一时间对抽调车辆进行全方位检查,收整行李驾驶消防车随队出发。“班长,终于到基地了,累了一天,走洗澡,睡觉去”,“你们先去,我得检查下车况,这车多年没像这样跑过远路了,等下就来”,作为驾驶员的他就是这样,精心维护,惜车如眼,无论是在出勤前,还是在归队休息后,每每用车结束,他都要对车况进行检查,并及时的维护和保养,哪怕一点点小毛病,他都搁在心上,决不放过一切细小末节的安全隐患,非得修好才踏实。“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车子坏在执勤救援途中,耽误了任务”因此,他从来没有带“病车”上路。

南博会期间,他共参与灭火作战演练15次,每天往返于基地与展馆,短短十多天的时间,行驶路程长达五千公里,未发生任务车辆安全事故,用自己的行动凸显德宏消防良好形象,高标准、严要求、不打折扣地完成了南博会安保任务。

英雄救火事迹篇4

10月24日,应急管理部、湖南省人民政府分别批准在扑救森林火灾中牺牲的四川省森林消防总队阿坝州支队汶川县大队汶川县中队消防员蔡茂强同志、怀化救援队队员肖建强同志为烈士;应急管理部森林消防局为蔡茂强同志追记个人一等功,追认蔡茂强同志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2024年10月17日16时许,湖南省永州市新田县发生森林火灾。根据应急管理部命令,四川省森林消防总队861名指战员星夜兼程、千里驰援,到达任务地域后迅速与地方救援力量投入灭火战斗,始终战斗在最艰难、最紧要、最危险的灭火一线。怀化救援队19名扑火队员紧急驰援火灾现场。10月21日9时42分,蔡茂强同志与队友在组织和掩护地方扑火队员撤离中,因现场突发爆燃,蔡茂强同志和肖建强同志身受重伤,经全力抢救无效,不幸壮烈牺牲。

蔡茂强,男,羌族,四川省汶川县人,1999年12月生,2019年12月参加工作。生前系四川省森林消防总队阿坝州支队汶川县大队汶川县中队消防员,四级消防士消防救援衔,加入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以来,先后参加森林草原灭火任务14次、综合救援任务6次,曾获嘉奖1次。

肖建强,男,汉族,湖南省祁东县人,1975年8月出生,1993年12月应征入伍,1996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7年12月退伍,先后在怀化市钟坡风景名胜区管理处、湖南中坡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从事森林资源管理和护林防火工作。

英雄救火事迹篇5

小杜,男,汉族,中共党员,湖北荆门人,2012年6月入伍,现任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消防救援支队办公室主任、一级指挥员消防救援衔,先后荣立三等功2次、嘉奖1次,曾被消防救援局评为2019年“年度调研工作先进个人”。

在执勤卡点迎风飘扬的党旗下,他常常一守一整天。为给村民购买、配送生活物资,他和同事们经常一天要接近百个电话,往返于采购点和村民家中数十次,24小时为村民服务,为当地在疫情防控期间保生活、稳人心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面对外出流窜和违规聚众的群众,他积极引导、耐心劝导,赢得了群众的广泛理解,共劝返群众约1000余人次,车辆约2000余辆次,未发生一起矛盾纠纷事件。

危险性最大、最辛苦的莫过于对确诊和疑似病人家中进行消毒防疫以及为40余名滞留在当地的武汉回流人员进行体温监测,穿上密不透气的防护服,背上沉重的消毒桶,一场“战役”下来,他常常汗如雨下。

在做好志愿服务工作的同时,小杜发挥专业所长,主动承担起了村里的防疫工作简报、工作报告等公文材料的撰写任务,还主动为群众开展消防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并利用走访入户的时机,帮助居民排查消除火灾隐患,提升家乡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在入户排查工作中,小杜得知村里年近90岁的马大培老人,因与其相依为命的孙子被隔离在外地无人照料,便主动向村里提出照顾老人的申请,每日照看老人的饮食起居,多次自费为老人送去生活必需品。老人的孙子马明福在得知此事后,深受感动,专门写来感谢信表示谢意。大桥村党支部有感于小杜同志的担当奉献精神,发出《倡议书》,号召全村青年向小杜同志学习。在小杜同志事迹的感召下,当地志愿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小杜的父亲受到儿子的影响也加入了志愿队伍,成为了村里一名流动巡查员,这对战“疫”父子兵的事迹在当地传为佳话。

小杜同志所在单位驻地位于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东北部边缘。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发展滞后、生态环境尤其脆弱。面对艰苦复杂的边疆环境,从小在内地省份长大的小杜克服地域、气候、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困难,在边疆这片热土上默默坚守,无怨无悔。自加入新疆消防队伍以来,其妻子在武汉市工作、年迈的父母在荆门农村务农,一家人长期三地分居。由于支队经常处于战备状态,无法照顾远在湖北的妻儿和父母。妻子十月怀胎、孩子出生、家中老人去世、父亲重病,小杜均不在身边。怀着对消防事业的满腔热情,在改革期间面对“走与留”的抉择,小杜同志没有丝毫动摇。为了支持其工作,小杜同志的爱人张旭主动向公司申请,远离家乡来到了公司远在新疆的建设项目工地工作。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小杜同志还主动当起了改革政策“宣传员”、“辅导员”,利用下基层帮扶工作、检查督导的时机,主动为思想负担重、改革政策理解不透的指战员答疑解惑,在他的努力下单位指战员的转改率大幅提升。

小杜同志无论在何地何岗位,都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在基层中队,他是带兵能手、训练标兵、火场上的先锋,其所在中队连续多年被总队评为“先进中队”;2014年,在他和战友们的共同努力下,所在中队荣立集体三等功。在防火岗位,他虚心好学、求知若渴,从当初的“门外汉”一路成长为支队的业务能手,多次代表支队参加总队组织的社会单位“三化”对检互查、防火监督比武。小杜同志分管的辖区位于化工园区,每逢生产旺季,除一日三餐他几乎是守在园区为企业排查隐患、宣传教育,得到了当地政府、群众的广泛认可。因工作需要借调至总队办公室以来,面对人员少、任务重的压力,小杜同志经常加班加点,忠诚履职尽责,先后撰写各类公文材料千余篇,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出色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得到了各级领导的一致好评。

最难坚守的是平凡,最不能忘的是初心。小杜是消防救援队伍的一个代表和缩影,通过这一个个感人瞬间,我们触摸到了一种传承,叫做“一切为了国安家宁”。

英雄救火事迹篇6

这个家庭与大多数家庭一样普普通通,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夫妻二人善良纯朴、脚踏实地、勤苦工作。风雨中,两人相濡以沫、相互扶持,为自己的“小港湾”撑起一把爱的小伞。

阿初,南京市消防支队经济技术开发区大队新港中队战士。服役十四年来,一直工作在灭火救援的第一线。曾获得过5次嘉奖,4次“优秀士兵”,2次“优秀党员”,1次三等功,因训练表现突出被评为“南京市执勤训练标兵”。十四年来,阿初任职过多个岗位,是中队的“多面手”。曾因中队工作需要,他毅然地从队长助理的岗位上转成炊事员。当初一头雾水的阿初在自己不断钻研下早已转变为如今中队的“黄大厨”。对待任何工作,阿初总是用自己的全部精力去最好地完成。

灿烂的笑容一直伴随着那张纯朴的面孔,笑容里充满了一丝暖阳的感觉,让人心安。作为一名消防员,阿初对工作用自己十四年的光阴诠释了“责任”二字,但对自己家庭的责任,也亏欠了十四年。

刘华香,一位普通农村女子。却是那位默默在背后用自己柔弱的身躯承担起阿初对家庭未担当的责任的坚强女性。今年国庆期间,为保障国家的安全稳定,阿初无法回家照顾重病在身的父母以及年幼却不幸患上过敏性紫癜的儿子黄涵宇。而这一切重任却只能压在正处于孕期的妻子身上。当充满愧疚的阿初在拨通电话无法向妻子开口表达愧疚时,电话的另一端却传来“这次又回不来了,是吧!”一阵沉默后,又传出“没事,家里有我,你放心。在那里好好干,别因为家里的事不专心工作。记得别给领导们添麻烦。在那要注意好自己安全。”……阿初默默地放下早已被挂断的电话。

一个普通的消防员,一个平凡的笑容:一个普通的女子,一段平凡的言语,一幅平凡人生中最美的画面。

英雄救火事迹篇7

蔡茂强的家曾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垮塌,他历经磨难长大后成为森林消防员,已经在看房子并筹备与女友的婚礼,没想到生命就此定格在23岁。

群众自发送别两名牺牲消防员

当天下午3时许,两位英雄的灵车离开殡仪馆,群众自发送别,道路两旁站满了拿着鲜花和横幅的市民。市民刘先生也早早来到路边等候,送别两位英雄最后一程,灵车缓缓驶过新田县主干道,“两位英雄一路走好”,送别之声,此起彼伏。刘先生想同大家一起呼喊,但张嘴时却已哽咽失声,默默注目灵车远去。

在得知当天两名救火英雄将回归故乡时,刘先生还在自己经营的图文店免费为市民打印送别英雄的横幅,直到将店内的墨水和材料用尽,“想尽自己一点力。”

同样去送别的欧阳先生说,消防战士冲在救火一线,舍生忘死,在两位英雄离开新田的最后一刻,他想能多看一眼英雄最后的样子,所以提前两个小时便在路边等候。他身边的同事、朋友、家人几乎都去了,送别的人站满了街道。

还有人专程从新田县城外赶来,只为送别英雄最后一程。灵车离去后,送别的市民久久不愿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