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写事迹时大家都要保持清晰的思维才行,如果在写事迹之前,没能对人物的相关事件做好了解,那写出的事迹就很难给人启发,以下是52心得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抗击疫情信合先进事迹材料8篇,供大家参考。
抗击疫情信合先进事迹材料篇1
上阵母子兵,抗疫亲姐弟——这是对值守在叶集区姚李镇关山村防控劝返点__母子三人的工作写照…
“您好,麻烦把你的出行证明给我看一下,谢谢。__,你给登记一下。王磊,你给他们体温测一下”,看到她们母子三人娴熟的配合,卡点通行的效率那么高,周围的群众都翘起了大拇指点赞!
这是每天发生在姚李镇姚关大道疫情防控劝返点上的一幕,这里是关山、漫山红和汇文三个村共同的出入口,涉及群众4000多人,出入人员多,需要24小时全天候值班,但村里人手少,把守任务重,这又是长期任务,需要人手多。参与每天值守的关山村干部邵玲珊同志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想着让家里的两个子女也来帮忙。回到家里和两个孩子一说,“没想到他们听到后都非常高兴,说是正想着陪我一起上班呢,还能为家乡的疫情防控出一把子力呢!”当天下午,__和王磊就走上全新的岗位,为防止疫情蔓延贡献力量。
__,是一名有着13年党龄的中共党员,现在国家统计局舒城调查队工作,疫情发生后,听从单位安排,暂时留在家乡。弟弟王磊大学毕业后在金寨上班,也是有着8年党龄的中共党员,暂时也留在家里。看到疫情防控任务重,和弟弟一商议,就一起在__年2月9日捐款2000元给关山村,然后每天陪着妈妈,在村里为疫情防控干点力所能及的事。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母子三人的身影不是在村口的值守点,就是穿梭在村里做宣传,每天说的最多的就是“戴口罩、勤洗手,不串门、不扎堆”,做得最多就是一家一户跑,一家一户讲。
“平时,我们姐弟俩都在外面工作,很想多陪陪妈妈,但由于工作的特殊性,一直到处出差,一年难得回来一次。弟弟也是在外面上班,到处奔忙,也很难回家。妈妈现在独自在家,天天在村里忙。平时一有空,我们都微信视频,算是陪陪妈妈,但心里还是想在妈妈身边多呆呆。但没想到,突然发生的疫情让我们留在了家里,实在没想到是以这样的形式在家陪妈妈、尽孝心!现在村里是疫情防控一线阵地,事情特别多,妈妈每天回来后都累得跟面条样!我和弟弟商量后,每天一起陪妈妈到劝返点值勤,到各个路口和村民组走访、宣传,也是非常充实的。这样可以一边多陪陪妈妈,一边还能为自己家乡做点贡献,一举两得哈。”这是关山村邵玲珊的女儿__的感叹,这几天,她一直带着弟弟王磊,陪着妈妈在姚李镇姚关大道疫情防控劝返点值勤,到其他村民组走访、宣传,在尽着孝心的同时,更多的是做着疫情防控宣传员的工作。
平时,邵玲珊同志积极投身村里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工作之余带起了一支农民广场舞队伍,在市、区大型赛事中都取得了较好成绩,正是母亲的言传身教造就了姐弟俩人的的责任担当和无私奉献精神。现在,正是疫情防控非常时期,母子三人一齐上阵,共抗疫情保一方平安,他们一起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受到了群众的一致称赞和好评,也带动了更多的人一齐投入疫情防控一线,共同对抗疫情,一起保护家园安全。
抗击疫情信合先进事迹材料篇2
在某市卫生健康服务中心职工心中,某是个工作严谨、秉公执法的大姐。身为卫生监督部卫生监督三科科长,除了负责自己科室管辖区域的公共场所、生活饮用水、学校卫生监督工作外,同时还负责卫生监督部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的汇总、牵头工作。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突发新冠肺炎疫情,某取消休假,立即行动。她是参加过2003年抗击非典行动的老职工,有着丰富的卫生防疫工作经验,这次她更是冲在了疫情防控卫生监督的最前线。
公共场所和学校的人员流动性大,室内空间相对密闭,是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监管环节。为有效消除学校和公共场所卫生安全隐患,春节期间,某勇于担当,不惧个人安危,不顾已然临近退休的年龄,与其他卫生监督员一同走遍了市内、乡镇的公共场所经营单位及各学校。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文件的要求逐条进行监督检查,尤其是大型商场超市、住宿场所等重点单位,督促其做好消毒卫生工作,面对面宣传疫情防控知识,把疫情防控工作落到实处。检查中,她细致认真,不怕劳累,走街窜巷,不畏严寒。
下乡检查的日子中午只能吃泡面,吃完面接着走,年轻人这样几天下来也会感觉疲惫,何况是她。但是连续十几天下乡的她,依然干劲儿十足,冲锋在前,比年轻人都干的多,大家都看不出她是即将退休的老大姐。
去年年底她的孙女刚刚出生,从收到命令开始工作至今,她就再没空去看孙女,只能在少有的闲暇时间,拿出手机对着孙女的视频偷偷的乐一会儿。
她是母亲、是妻子、是奶奶,同时她更是一名卫生监督员,是大众健康的卫士,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了卫生监督员无所畏惧、连续作战的精神风貌,践行了“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的誓言,给年轻一辈卫生监督员树立了榜样,她就是疫情防控卫生监督工作的先锋女将——某!
抗击疫情信合先进事迹材料篇3
xx,男,19xx年生人,现年xx周岁,中共党员,xx交警大队xx中队民警。进入疫情攻坚战以来,xx深知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作为xx交警大队年龄最大的勤务民警,他身先士卒,冲在一线,积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1月xx日,xx交警吹响了战疫集结号,所有民辅警取消休假,实行一级勤务,xx第一时间返回工作岗位,他积极响应上级号召,争当执行防控疫情措施的表率,始终坚守维护辖区稳定、路畅人安的第一线,勇挑重担、冲锋在前,严守纪律、服务辖区群众。当大队下达在xx高速xx收费站设置24小时检查站的指令后,他便临危请命,作为首批执勤人员坚守在xx高速xx收费站的防疫一线执勤点上。他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时光,全力投入到阻击疫情一线。执勤中,他每天在路面的工作时间不少于12小时,从农历初三开始,xx累计出勤xx余小时,为了联勤联动、部署疫情防控工作,他有时一天连续工作时间长达15个小时;为了坚守执勤点,吃住在警车上更是成立家常便饭,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的坚守,只为那一份使命,那一份对党和人民忠诚的信仰。xx同志于20xx年由部队转业来到xx交警大队,他不计名利,不计得失,干一行爱一行,在部队时他已是技术团级干部,到地方后又从科员干起,对此他毫无怨言,从最基本的交通管理业务学起,很快成为道路交通处理、一般程序办理等业务方面的专家。工作中,他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经他办理的案件,均让当事人双方心服口服,他对群众温暖如春、耐心体贴,老百姓有什么事情都愿意跟他聊聊。在中队,他既是老党员,更是老大哥,对年轻民警、辅警他真心关怀,全力传、帮、带,深受中队同志们的爱戴。在这次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的战斗中,xx同志又发挥出老党员的带头作用,为中队全体人员树立了良好的榜样。疫情面前,xx交警所有警员在深蓝警服下,他们也是肉体凡胎的普通人;他们也是为人子女、为人父母,是家里不可缺少的主心骨、顶梁柱。在这个万家灯火又万众一心的关键时刻,是千千万万跟他们一样的奉献者,舍小家为大家,不惧万险千艰筑起万里长城,疫情在前,交警不退!
抗击疫情信合先进事迹材料篇4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疫情发生后,某在村疫情防控小组的带领下,日夜坚守在疫情处置和防控工作第一线,恪尽职守、任劳任怨,努力克服条件简陋、生活不便、身体疲惫等诸多困难,全力以赴开展疫情宣传、卡口封堵、消毒灭源等各项工作,年近 60 岁的他,连续多日的工作,身体有些疲惫,但他依然坚持在一线,不叫一声苦,不喊一声累,充分展现了新时代党员无私奉献的情怀,彰显了担当有为的党员先锋本色。以身作则,靠前指挥。某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本色,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精心组织,靠前指挥,以身作则,充分发挥了骨干带头作用。群众由衷地说:“在关键时刻,还得靠党的组织。”组织党员对村组进行地毯式排查,了解外来人口,对来自湖北省各市、特别是疫情爆发最严重的武汉返乡人员和车辆进行劝返、宣传和登记,确保及时掌握、及时处置,充分发挥了党员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为稳定我村防控形势奠定了坚实基础。
其实,像某这样的人还有很多,他们甘愿冒着被病毒传染的风险,冲在一线,向群众宣传疫情形势的严峻和自我防护的重要性,他们不分日夜,不畏辛苦,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时光,只因他们的名字叫“党员”,他们的使命就是为人民服务!
抗击疫情信合先进事迹材料篇5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作为冲锋在防疫工作一线的基层党员干部,潘集区司法局芦集司法所戴冠勇同志始终秉着认真细致、任劳任怨的态度,踏踏实实地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认识戴冠勇的人都会亲切的说他是一头squo;倔驴squo;!
作为一名防控人员,自防控工作开展以来,虽然他家离办公室只有50米远的距离,戴冠勇同志一天也不曾停歇休息,困了,躺在办公桌上眯一会儿,饿了,就吃一桶方便面。由于地处g345重要地段,芦集镇在国道清风岭处设了疫情检查站,戴冠勇同志认真做好卡点24小时执勤,卡点执勤结束后他又急忙跟其他工作人员一起到所包董圩社区,向居民宣传疫情防控知识,挨家挨户排查从武汉返淮人员,每天到被隔离人家中送口罩、送酒精,细心认真地为居民检测体温。
作为一名司法所工作人员,戴冠勇同志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全力做好司法所本职工作。他利用微信、电话等方式加强对社区矫正对象的管理和排查,鼓励社区矫正对象积极配合各村防疫工作,不出门,不传谣,及时汇报个人情况。并主动向芦集镇、潘集区司法局捐献爱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党员的宗旨。
作为一名党员,他对工作的倔强,使54岁的他已患上了高血压、高血脂、脑梗。春节前刚出院的他,身体还没有好利索,便全身心投入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去。戴冠勇同志一直带病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大家都劝他请假休息,可是他倔强的说:现在正是需要人手的时候,我是党员,我要坚守我的岗位,等哪一天我实在撑不住了再说吧。他就是这么倔地发挥着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鲜亮的旗帜。哪里最困难,哪里最危险,哪里就有共产党员的身影。戴冠勇同志冲得出、顶得上、靠得住,以模范行动践行初心使命,为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做出了一名司法干警的应有贡献。
抗击疫情信合先进事迹材料篇6
xx同志,女,汉族,xx年xx月出生,xx年xx月参加工作,现任xx第一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护士。自肺炎疫情发生以来,xx同志积极响应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号召,报名参加援鄂医疗队,成为我省第一批援鄂医疗队队员,进驻xx医院,与同事们奋战在战“疫”一线。写下请战书,冲在第一线生命重于泰山,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对省.委省政.府组建援鄂医疗队的号召,xx同志没有丝毫犹豫,第一个写下请战书,请战书这样写道:“医疗前线是战场,疫情面前我们是战士,在这个危难时刻,在祖国最需要医护人员之时,我想尽自己一份绵薄之力”。和家人匆匆告别后,她就奔向了疫情主战场、最前沿!她作为一名90后护士,用最简短、最朴实的语言诠释了救死扶伤的白求恩精神和无私奉献的职业道德,她是这场战“疫”的最美逆行者。剪掉齐腰发,轻装上战场作为抗击疫情的一线人员,往返于病房之间,必须穿防护服,为了节约穿防护服时间和避免出现交叉感染,xx同志毅然决定剪掉满头齐腰发,剃光头。女人剃光头,这是需要多大的勇气啊,为了早日战胜疫情,面对更加照顾好病人,为了同事的健康,她选择换了一个发型。在她的带领下,医疗组的其他同事也毅然选择剃光头,组成“光头”医疗组,这个发型很美,令人感动。与时间赛跑,同病毒战斗xx同志所在的医疗组负责x个病人,进驻第一天,她就与同事一道熟悉病人的情况,很快就投入了护理工作中去,昼夜奋战,超负荷工作。她总是抢着值夜班,在晚上值班的八九个小时里,需要同时护理x位患者,随时观察他们的生命体征,这几个病人在不同的病房里,上班时间她就在一直不停地来回跑。在几个小时的“战斗”之后,汗水浸湿了防护服,口罩在她脸上留下了深深的印痕。
抗击疫情信合先进事迹材料篇7
于水平,男,1970年3月出生,民盟盟员,绥化肇东市嘉亿建筑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肇东市爱心志愿者协会会长、肇东市甜城义警协会会长。
于水平是一位地道的东北汉子,有着肇东人特有的硬汉性格,敢作敢为,敢为人先,越是艰险越向前。应对新冠肺炎上一线、义助病人做康复、抗洪抢险运物资,从一件件看似平凡的小事,到一次次危难时刻显身手的义举,再到与新冠肺炎的战“疫”,总能看到他一往无前的风姿和他身后坚定的甜城义警和爱心志愿者们!疫情无情人有情。2020年春节,本是举国同庆的日子,可新冠肺炎来了,于水平作为肇东市爱心志愿者协会、甜城义警协会会长快速做出反应,向肇东防控指挥部请战,带领志愿者们随时待命,愿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贡献一份力量。1月28日下午,在等待指挥部指令的同时,他紧急召集志愿者们,用实际行动为肇东抗击疫情献出一份力,筹集第一批防疫物资:口罩2000个,医用酒精100桶(10斤/桶)。次日早上,他就带领志愿者,分组将这些防疫物资送到了一线的民警和社区工作者手中。他表示,协会还在继续筹集物资,将陆续发放到一线工作人员手中。他向团队发出了“带头加强防护、依法有序参与、加强正面宣传、助力排查治理,为坚决遏制疫情传播扩散,夺取疫情防控斗争胜利贡献更大力量”的倡议,作出了“疫情不灭,爱心不退”的庄严承诺。近一段时间,于水平带领他的团队协助西园区东顺社区管辖的无物业的老旧小区、西园区兴顺社区管辖的粮食小区、教育大厦等小区200多个单元进行整体消毒;协助肇东市公安局、派出所、社区悬挂宣传条幅、安放废弃口罩垃圾收集箱,进行疫情防控宣传,提高大家安全意识,不造谣、不信谣,传播正能量;协助交警实施交通管制,每天带领30至40名志愿者参加协勤,分散到12个管制点,从早上八点到晚上八点配合市公安局管制车辆,一直到交通管制结束。在这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他带领志愿者、义警冲锋到了第一线。病魔无情人有情。当一个偏远农村的普通农民家庭为年仅6岁的脑肿瘤患者求助无门的时候,于水平站了出来,他身后的团队跟了上来。2016年1月,肇东市尚家镇6岁男孩田璐嘉扁桃体切除手术后,又被发现脑部有肿瘤,手脚活动不协调需要康复治疗。钱从哪里来?医院怎么去?这个家庭一筹莫展。于水平和他的团队来了,“钱我们帮着筹一点,接送孩子去医院我们全包”,于水平率先捐出了1000元钱。三九严寒没有挡住志愿者的热情,58次往返接送理疗,小璐嘉神奇地肢体康复了,能够正常的行走玩耍了。孩子妈妈激动地拉着于水平说:“真的太感谢三哥你了,要是没有你,孩子到现在不知道会成什么样子?”于水平说:“这么长时间的相处,我已经把小璐嘉当成了自己的孩子,以后只要孩子有什么需要我的地方,就尽管来找我。”洪水无情人有情。宣化乡的干部群众永远也忘不了2017年8月2日这个日子,这是一个极端天气,仅一天时间当地的降雨量就达到了187毫米,有人说:“那雨下的,俩人离着一米远,互相都看不见。”宣化乡是肇东市的最低点,周边的雨水都向这里汇集。党委政府一边组织抢险,一边组织群众转移,极需人力物力。于水平站了出来,他身后的团队跟了上来,仅3天时间就募集到10余万元的抢险物资,80多位爱心志愿者冒雨把这些物资及时运送到了抗洪一线。在他的影响带动下,肇东社会各界人士和爱心企业募捐100多万元资金,有力支持了党委政府抗洪抢险,把灾害损失降到了最低。这就是于水平和他的团队——爱心志愿者协会和甜城义警协会,他们用赤子之情和博爱之心不断点亮互助之火,传递志愿精神。
他们坚信:手拉手就能汇流成海,心连心就能筑起长城!
抗击疫情信合先进事迹材料篇8
从武汉向全国各省蔓延,短短时间,四川省就出现了首个病例,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确诊人数持续攀升,整个四川省也进入了战备状态,一时间,曾经繁华喧闹的街道,空无一人,所有人都只能在家中,过着可谓是最无聊的年。
张_是四川省广安市_卫生院的基层全科医生,毕业于____大学,在病毒蔓延到四川后,他选择坚守在岗位上,在提醒家人不要出门,不要和亲友聚餐后,自己却选择逆行,选择在基层留守。
2020年1月25日,大年初一,正值新春佳节,本该是阖家团圆、走亲访友的日子,但是今年,张医生一家哪儿也没去,只是在家呆着。一家人通过电话的形式,向亲戚朋友们拜年,并提醒亲友们不要外出。张医生看着新闻报道里每天都在增长的新冠肺炎病例数,心里无比的时候沉重。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他远比普通人更加清楚那串不断增长的数字意味着什么,又有多么可怕。虽然武汉市在1月23号就进行了封城,但病毒并没有停止传播。他意识到,社区的防疫工作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即使他所在的社区目前没有任何一例新冠肺炎感染病例,但这正说明了目前正是社区防疫的黄金时期。他决定立即返回自己的工作岗位,为保障社区人民的生命安全和应对之后疫情的大爆发做准备。
在国家提出全国性的门禁之前,张医生就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囤积口罩,在自己的社区首先提醒大家出门戴口罩,注意消毒和卫生,做好自身的安全防护。在疫情发生后,口罩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张医生并没有留着这么多的口罩自己使用,而是在自己的社区内尽自己的能力发放囤积的口罩。他基本看见没有戴口罩的老人,都会耐心给他们交待新冠肺炎的严重性并且送给他们一些自己的口罩。在疫情最严重的那段时间期间,张医生也没有停止坐诊,依旧每天长时间戴着口罩为病人看病。在没有工作的时候,他也在忙于参见社区的防疫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