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总结有助于发现和分享成功经验,推动知识传递与沉淀,通过活动总结我们可以及早解决可能导致活动失败的潜在问题,确保活动的成功,下面是52心得网小编为您分享的乡扶贫活动总结6篇,感谢您的参阅。
乡扶贫活动总结篇1
扶贫济困,积德行善。20xx年10月17日是全国首个“扶贫日”,开展“扶贫日”活动,对大力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人心向善的传统美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扶贫开发的.工作格局都将发挥积极的带动作用,产生积极的社会影响。为此,我乡全面部署,广泛动员,积极开展活动。现将“扶贫日”活动开展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是召开会议,层层动员。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召开了班子会,专题研究部署“扶贫日”宣传工作。10月12日召开了各村主任、乡包村干部会,对“扶贫日”活动进行具体安排,要求乡在4个集镇,村在村部和学校悬挂“扶贫日”宣传标语横幅,乡政府在“扶贫日”到来前利用电子屏幕滚动打出了“扶贫济困,你我同行”标语,向各界宣传“扶贫日”。各村也召开了村民代表、党员参加的支部扩大会,利用村宣传栏开展“扶贫日”宣传,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全乡悬挂横幅和标语48条。
二是积极响应,开展活动,在三个扶贫村组织村两委干部对本村范围内扶贫户开展走访慰问,宣传国家扶贫政策,引导社会各界关注扶贫、关爱困难群体,关心扶贫事业。
总之,我乡“扶贫日”活动已告一段落,工作扎扎实实,取得了显著成绩,我们将认真总结,发扬成绩,努力做好全乡今后扶贫工作。
乡扶贫活动总结篇2
一、加强宜传,菅造良好氛围
在xx区扶贫日活动周期间,我局围绕精准扶贫等主题通过政府门户网站等方式开展宜传,扩大群众知晓率,营造我局积极参与的良好氛围。
二、组织开展走访慰问贫困村扶贫户活动
在xx区扶贫日到来之际,我局帮扶责任人积极到帮扶贫困村樟木镇中唐村开展贫困户走访慰问活动。积极到户为贫困户讲解宜传扶贫相关政策,询问了解贫困户需求和想法,帮忙出谋划策。
三、积极“开展20xx年扶贫日”主题党员活动日活动
进一步学习领会扶贫开发重大战略思想、中央和自治区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等,切实结合我局实施情况增强党员干部支持扶贫、参与扶贫强大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1、加强调研。围绕定点帮扶的工作要求,在社会扶贫、产业扶贫方面进行专题的调查研究,了解、掌握帮扶村建设需求,摸清底数,为开展社会扶贫、精准扶贫打好基础。
2、加强沟通。积极主动与对口帮扶村沟通联系,适时召开对口帮扶座谈交流会,总结工作,研究对策,为帮扶活动理清思路。
3、加强宣传。向帮扶村宣传党委、政府帮扶工作的`相关政策和定点帮扶工作中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增强干部参与帮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乡扶贫活动总结篇3
世上有一种感情,叫做爱!还有一种行为,叫互助!
20xx年4月12日,我们学校组织了为开发区中学白血病患者焦露秋同学捐款,同学们纷纷伸出了双手。由于学校对这项工作宣传力度大,措施得力,广大师生都能用心参与,慷慨解囊,奉献爱心,在校领导的带领下,全校师生用心参与,踊跃捐款,出现了人人献爱心,热情助他人的热烈场面。
这次活动,使全体师生深刻地感受到了一次为人民服务,奉献爱心,团结互助的教育。也让学生充分地懂得,奉献才是我们生命中最可贵的情感,只有懂得关爱他人才能真正关爱自己。
本次捐款活动让同学们懂得了爱心的`无价,生命的珍贵。同时也折射出了我校广大师生身上所具有的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良好风貌,为感恩活动画上了重重的一笔!
乡扶贫活动总结篇4
坚持构建和谐校园及和谐社区的原则,开展多种帮困活动,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深入探索扶贫工作的新路子,现总结如下:
一、学校领导重视,探索扶贫新路子
为了切实抓好扶贫帮困工作,学校成立了扶贫帮困工作领导小组,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团委及学生会积极响应。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探索出扶贫新路子。由于我校位于新兴社区,所以我校联系新兴社区共同开展扶贫帮困活动。借助新兴社区的平台更好的了解困难的人民群众,让温暖真正的送入贫困家庭。学校配合新兴社区开展贫困家庭的摸底工作多次,摸清贫困家庭状况,做好贫困家庭的建档工作,明确帮助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
二、制定帮困措施,扎实推进帮困工作
我校根据南宁市教育局转发的《关于印发的通知》及《关于组织定点扶贫单位开展扶贫捐赠活动的通知》,认真学习了文件并根据文件精神制定了此次活动的方案。根据措施和计划做好宣传和布置工作,在教师例会、团委工作会议等各种会议上做好动员,发动广大同学参与到这一活动中来,争当扶贫帮困的积极分子,共同搞好扶贫帮困工作,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区。
三、工作落实到人,温暖送进家庭
学校对社区困难家庭的帮扶工作落实到团委、青年志愿者协会和各主要责任人,做到帮助的贫困家庭都能感受学校的温暖。通过摸底工作新兴社区和我校确定陈金英等3户家庭为2015扶贫日活动的帮扶对象。陈金英家庭由于丈夫和孩子的去世生活比较困难,由她一人通过打工的方式偿还家里的债务。韦振明家庭本身生活比较困难,更由于韦振明患有中风和高血压而雪上加霜。马连爱家庭由于失独,家里只有2个老人生活,生活来源没有依靠。考虑到几个家庭生活比较困难,生活必需品紧缺。我校制定方案采购生活必需品如米、面等给困难家庭送去温暖,带去我们由衷的祝福。
四、延伸帮困意义,形成帮困“人文化”
组织了这次扶贫帮困活动后,学校发现学生的热情很高,这为我校的“人文帮困文化”——学校另一种文化的形成提供了契机。我校提出了“人文帮困”的理念,要进一步发挥帮困的育人作用,除了物质帮困,还更需要人文帮困,以及整个帮困活动的人文化。这是帮助贫困家庭在物质帮助之外的另一层次需求,包括如何克服贫困家境带来的自卑心理、如何更快融入集体生活环境、对贫困家庭的这些需求的满足,有时比提供物质帮困更重要,因为物质帮困只能解决生存的问题,而人文帮困,则关系到贫困人员的'身心健康。为此,学校组织
学生成立了“心灵驿站”,定期或不定期地跟生活比较困难的家庭或者学生作心灵沟通,帮助他们端正思想、树立信心、确立自己的崇高理想。
扶贫帮困关系到千家万户,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创建,任重而道远,我校力求在各级部门的`领导下,在社会热心人士的帮助下,结合我校的具体情况将这项工作做得更完善,积极探索与社区合作扶贫的新路子,让贫困家庭能感受集体的温暖。
乡扶贫活动总结篇5
为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切实关心困难学生的学习、生活问题,加大助学救助力度,搞好向贫困学生送温暖活动,推进和谐学校建设,本月我校成功开展了一次“节约零花钱、关爱贫困生”新春扶学助贫活动。现将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大力宣传,营造热心助学的.良好氛围。
我校先后召开三个专题工作会议,即班子会、全体教师会、班干部会,使全校师生思想统一、使扶贫助学观念深入人心。同时,通过校园张贴、旗下演讲、板报等形式发出“节约零花钱关爱贫困生”新春扶困助学活动倡议,并结合“5.12”汶川大地震当时的捐款情况,激发学生献爱心的热情,营造扶困助学的良好氛围,争取广大学生及其家长的理解与参与。
二、精心组织,开展扶贫助学捐款活动。
我校的“扶贫助学献爱心”捐款活动得到师生的积极响应,学生们以班级为单位、教师们以教研组为单位,踊跃捐款共计5443元。在本次捐款活动中,涌现出许多表现突出的班级和个人,为激励先进,带动学校工作的开展,我们在集会上隆重对爱心班级和爱心使者进行了表彰。
三、热心助学,解决贫困生实际困难。
为了充分发挥这笔捐款的作用,带动我校扶贫助学工作的开展,除了拿出4000元资助对口学校下冶初中20名贫困生外,我校又认真开展摸排,在全校范围内确定了7名贫困生,每生给予200元资助,对他们表示一点关心,携手与他们共度难关。
本次扶贫助学活动,因为宣传到位、组织得力,受到师生一致好评。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以本次活动为契机,建立学校爱心基金,并在学生中开展互助活动,采取“一帮一”,“多帮一”的方式使困难学生在生活上、精神上、学习上得到集体的关心和帮助。
乡扶贫活动总结篇6
13:00时,我校按照贵阳市教育局开展全国首个“扶贫日”公募活动的时间要求,在一楼会议室召开募捐活动动员会和现场募捐活动,募集款项3140元。整个活动气氛热烈,学校教职工积极参与,每个人在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后,心灵都得到了一次净化和洗礼。
会议开始,学校校长何兴明向大家宣读了贵阳市教育局下发的《贵阳市教育局转发省教育厅关于在全省教育系统组织开展全国“扶贫日”公募活动的通知》,并解读了这次公募活动的意义:扶贫济困,崇德向善的公益精神付出爱心,收获真情;传递善良,收获感恩
这次公募所得款项其用途主要是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解决生活和学习所需;对有困难的教职员工给予帮助支持。重点对中职学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以补助生活费为主要内容的“雨露计划·助学工程”和“雨露计划·圆梦行动”学校“扶贫日”活动总结工作总结。
当何校长宣布募捐活动开始后,学校教导处主任郑长林马上投捐,带了一个好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随后学生科长席兴龙、教务科长左银环……。大家都积极主动,争先恐后地涌向募捐箱,纷纷解囊献出自己那份内心最纯真的爱心。
学校里年轻的女教师彭艳、杨玲玲、罗荣莉、张会……等,都从自己不多的工资中捐出钱款,在投向募捐箱的那一刻,内心都不觉涌动出感动和自豪。数不在多,但涓涓细流可汇成江河湖海,点滴爱心可聚成爱的洪流。她们的行动证明了我们的年轻教师们接受了一次爱心的考验和洗礼,在当今世风日下,只顾个人不管他人的社会风气中,仍保持着一颗善良、纯净的心。犹如春风一般为家庭经济贫困的学生送去一缕最温暖的阳光,像星星之火一样点燃人们心中希望的曙光。
这次活动在全校教职工的大力支持下取得圆满成功,不管捐款多少,都是对我校教职工道德品质的一次考验,是对我们有没有爱心的一次测试。在这次考验中,纷纷捐款的行动折射出我校教职工身上所具有的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良好风貌,让所有人都充分懂得了奉献才是我们生命中最可贵的情感,只有懂得爱的人,才能真正关爱自己。相信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会把它发扬光大,为我校的美好明天添光加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