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审题是写出一篇优秀作文最基础的要求,如果没有认真思考,写出的作文就很容易变成一篇流水账,52心得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我体验到作文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我体验到作文篇1
昨天,闫吹穆杪柙嘉医裉煜挛缛ゲ渭右桓鎏逖椋我的心里很高兴也很兴奋。下午2:00我到了老阎家绿菜面馆,看到很多小朋友都来了,而且让我感到最兴奋的是今天刚好呼锦过生日,呼锦来的时候我们站在楼梯口的两边一起唱着生日快乐歌欢迎呼锦的到来。呼锦来的时候还带了一个非常漂亮的生日蛋糕。等人都到齐了之后,我们下楼去合影留念,刚好于老师也来了,我们高高兴兴的照了几张照片。然后我们一起上楼去体验做菠菜面了。
首先是一位饭馆的阿姨给我们准备好了面粉、煮熟的菠菜还有水,然后告诉我们要放5勺面粉,一勺菠菜,一勺水,于是我们就依次排好队一个个来放面粉菠菜和水,我一开始还不会和面,是在用手抓面,可是怎么也抓不到一起。妈妈教我用手掌摁下去再推出去,手要再把面翻回来。我就按照妈妈教我的方法揉面,面变的越来越绿,越来越光了。接下来我们又请了一位叔叔来对我们和的面进行评价,叔叔告诉我们平时他们和好面后要醒三次,才开始擀面,这样面又筋道又好吃。因为今天没有时间,所以我们和的面就只醒了时间很短的一次。然后叔叔给我们示范了擀面和切面,然后我们就试着自己擀面和切面了。我擀的面四周太薄了,中间太厚了,夏陆一的妈妈让我把面卷在擀面杖上擀,这样中间就会变薄了。我把擀好的面铺平,再洒上一些干面粉,然后就把面像折扇子一样来回折,最后把折好的面切成面条。
后来我还教白昕月怎么和面和擀面还有切面。并且给呼锦过了个很快乐的生日,我们还吃上了香喷喷的蛋糕和绿油油的菠菜面。今天这个体验可真好玩,它让我知道了爸爸妈妈每天给我做饭有多辛苦。在爸爸妈妈做饭时我要帮助他们。
我体验到作文篇2
在体验战胜彷徨,胆怯中,我相信,我会无悔青春,……
快下雨了,我望向穿窗外发黑的天,此时已接近黄昏。我脸颊上只留下泪痕,面无表情,心绪在内心赤脚狂奔。又失败了,我满怀希冀踏入二胡比赛的考场,却只能无奈的出来,我不想接受自己流过的汗水、努力,却没有回报的现实?
我内心夹杂不清,泪水不知何时已与雨水混合。我想:放弃吧,放弃。雨下的迷蒙,一圈圈泛起的涟漪打湿了迷茫,也打湿了我自己。
朦胧中,几束开着黄色小花的蒲公英,静静地伫立在角落,我看着这弯钩流月般纤弱的身姿,不禁叹道;雨珠会轻易打到它吧?雨珠轰击在蒲公英身上,花儿很快垂下了脑袋,但它却不屈服,依然顽强的站起来,扬起自己高傲的头颅,分明就是一个不屈的斗士。我在花儿旁若有所思静立良久,雨也终于收住了,阳光缓缓舒出,花儿倔强起身子,不惧风雨后的疼痛,坚忍地挺立。我抬起头,仿佛体验到它那卑微的灵魂,由于不放弃而光彩熠熠。终于明白:失败、挫折也是青春不可缺少的体验!
汗水一次次浸湿鼻尖,有多少次疲惫地坐在琴架前,又有多少次想放弃,但想到雨中的那朵坚强的蒲公英,他像一股清泉抚平了我烦躁内心,我轻轻对自己说:再练练,一定能行。
时光不觉,我又站在考场中央,目光朝向台下的主考官和观众,深吸一口气,缓缓开始演奏,琴声在弓弦的世界汩汩,手指上下纷飞间,月光轻柔,柔曼如堤,飘飞的曲调徜徉在月影之中,在沉醉、流连中《二泉映月》已奏完,我起身,台下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我长舒一口气,终于成功了,我体验着和着汗水成长的青春,笑意浮上我脸颊。我走在回家的路上,无意又看到那几束蒲公英,黄昏的光影下它们如此轻柔美妙,更加朝气蓬勃。
我体验着努力,收获;挑战,成长……
我体验到作文篇3
“终于放假了!”十一小长假的到来,使我欢呼了半天,但是激动过后,我开始计划怎么样度过这个长假。最后,我和家人决定先去上方山玩一天。
“呼!终于到了!”我从汽车里跳了出来。我看到巍峨的山峰就在我眼前,这是我第一次和山的距离那样近,笔直的山峰高耸入云,使我感到了自己是多么的渺小,我不禁看得出神。“嘿!看什么呢!”姐姐的话让我回过神来,我赶紧和家人一起爬山。
“空气好新鲜啊!”我呼吸着新鲜的空气,不禁说道。“是啊!”母亲附和着。我边走边欣赏着山两边的花草树木,时不时有几只蝴蝶在草中间飞舞。刚开始走的山路不怎么陡,原来山路这么好走啊!那我肯定第一个到山顶!我不禁得意起来。为了能走在前面,我开始大步流星地走起来,一步迈两个台阶。“喂!走那么快干什么去啊!”母亲在后面喊我,但我还是快步向前,生怕家人超过我。但但是走了没超过十分钟,我就明显感觉上腿已经算软了,台阶也变得更陡了,身体仿佛坠了铅块,一坐下去就走不了了,但是我仍然迈着沉重的步子向上走着。不知不觉中,母亲和姐姐追了上来,我们一起慢慢的走着,“快看!是猴子!”母亲叫道。猴子在哪里?我赶紧想高大的树木上找去,还真有几只小猴子在树枝中跳来跳去,煞是可爱。看过小猴子,我们又起程了。越往高处走山越陡,台阶越笔直,我紧紧地抓住着台阶上那根粗粗的铁链,拽着它一步一步的向上迈,但我到达山顶上时,我发现我的手里全是冷汗。我向下看一眼,赶紧回过头,不敢再看。心想:这要是掉下去还不粉身碎骨?
到了山顶,已经是中午了,我们吃饱饭后从东边下山,听别人说,这条路不那么陡了,可是很长。我又想:这次的路比较好走,可以慢慢走了。我们边聊边走,走了一段路,我发现,下山也不是那么轻松,总有一股力量推着我往下走。我走在下山的小路上,总是看到参天的古树,树干需有五六个人合抱。“这路怎么这么长!”我抱怨,正当我说着,眼前竖直的台阶又摆在我的眼前,那是云梯,我不禁汗毛都竖了起来,但是还得硬着头皮下山。我抓紧了铁链,小心翼翼的把脚放在第一级台阶上,我悬着的心放松的一点,我试探性的慢慢下台阶,突然,我的脚踩空了一点,“啊!”我不禁叫出了声。母亲对我说:“没事,放松一点。”终于,我小心意义的下完第一百级台阶时,我悬着的心彻底放了下来。我摸了一把额头上的汗。
走出了山,我说:“真还想再玩一次!”“你不怕再下云梯吗?”姐姐问。“第二次肯定就不怕了。”
体验生活给我带来无限的乐趣,我爱体验生活!
老师,请您帮我修改一下文章,谢谢您!
祝老师假期愉快!
我体验到作文篇4
星期天的早上,天气晴朗,阳光明媚,我和小蓝一起到草坪上放风筝。天上有凶猛的老鹰在天空中飞,还有美丽的蝴蝶在扑打着自己美丽的翅膀。可爱的燕子,还有健壮的小马在天空中横冲直撞等。
我和小蓝先把买来的风筝放在地上,开始组装风筝。首先把正面的线头穿过风筝的鼻子,然后把买来的风筝绑上一个死结。呵呵,一个漂亮的风筝就大功告成了。
接着我和小蓝开始放风筝,小蓝拿着风筝线,我拿着风筝使劲地跑啊跑啊!我一松手,风筝就在左摇右摆,一下子就掉了下来,我垂头丧气地低下了头。小蓝鼓励我说:“没关系的,你再重新试一次。”
于是,我又拿着风筝使劲地往前跑去。当我放手的时候,突然小妹妹的风筝挨在我风筝的旁边,我们赶紧往右拉,可还是慢了一点,最终我们两个的风筝绑在了一起。我们花了不少功夫,终于把两个风筝给分开了。
小蓝鼓励我,我决定再试一次,继续在草坪上跑来跑去,结果风筝挂在了树上。这时,我们找来了一根又细又长的棍子,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把风筝拿了下来,可是线断了,风筝飞走了。
小蓝安慰我说:“我们再买一个风筝吧!这次一定会成功的。”我们又买来了一只风筝,把风筝组装完之后,我使劲地跑,我把手放开,风筝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我们开心得手舞足蹈。
通过这次放风筝,我明白了,只要不放弃,就一定能成功。
我体验到作文篇5
我盼望已久的春节终于到来了,我们小区里家家户户都在大门上贴上了春联、挂上了红灯笼,到处洋溢着欢乐的气氛。
今天是大年三十,全家都在忙活年夜饭,我求妈妈也让我包一包饺子,但她总是不同意,说我包的太难看。几番软磨硬泡,我也终于能如愿以偿了,不仅能尝到美味的饺子,还能亲自过一把包饺子的瘾儿。
我们一家三口在厨房里热热闹闹地开始准备饺子的原料。新鲜的肉末、绿油油的韭菜、几个鸡蛋,还有盐、味精等调料。经过妈妈的加工,这些原料摇身一变,成了一盆香味四溢的馅料。爸爸在案板上擀皮儿,不一会儿,刚才还是一团的面,已经成了一张张雪白的皮儿了。
一切都准备就绪了,我向爸爸“拜师学艺”,包起了饺子。我先拿起一张皮子摊在手掌上,用筷子夹了些肉馅放在皮儿中央;然后再将皮儿的边儿紧紧捏拢,因为以前有饺子露馅的经历,这个饺子足足捏了十几二十下,肉馅密不透风地躺在睡袋一般的皮儿里;为了美观,还要将皮儿的边儿捏得凹凸有致——这下,一只小巧玲珑的饺子就制作完成。虽然它看起来大腹便便、站立不稳,但毕竟是我亲手包的为数不多的像样的饺子啊。我小心翼翼地把它放到盘子里,接着,我捋了捋袖子,又小心翼翼地包起第二只、第三只……渐渐地,我包得越来越好。没过多久,就包了满满一桌的饺子。
锅里的水咕嘟咕嘟地开了,饺子们陆陆续续地跳下了锅,快乐地在锅里翻腾。
不一会儿,一股肉香扑鼻而来,一碗碗热腾腾的饺子争先恐后的上了桌。我抵挡不住诱人的香味,迫不及待地夹起一只饺子,津津有味地品尝起来:虽长的不怎么好看,但这饺子毕竟是我包的,就是好吃!
春节,不仅仅是大家在一起吃喝玩乐,更重要的是体现了我们的一种民族文化,它还融入了一种亲情,一种对美好的生活的追求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安宁。
我体验到作文篇6
作文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五大板块之一,其重要地位和作用不言而喻。放手让学生自改作文,培养学生自改作文能力,是培养21世纪人才的需要,是小学习作教学改革的有效手段。小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是在长期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培养学生认真修改自己的作文的习惯,不仅可使作文质量更好,而且能培养学生办事严肃认真、有责任感的好品质。
一个时期以来,特别是在新一轮课改背景下,作文教学取得了毋庸置疑的成绩,广大语文教师和教科研人员,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在培养兴趣、读写结合、掌握方法、加强实践等方面,有尝试、有提高、有经验、有突破。但不可否认,作文教学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质量不高、方法不当、效率低下等仍在困扰着作文教学。作为作文策略研究内容之一,抓准作文修改这个再提高的过程,使修改过程成为让学生体验到自身的力量、体验成功的欢乐的过程,进而达到和谐发展、身心健康、把握方法,使作文能力得以进一步提升。
(一)作文策略研究名称:作文修改
培养兴趣、认真观察、读写结合、掌握方法、布局谋篇、遣词造句、修改作文、真情实感几方面都是作文教学的重要训练手段。好作文是改出来的。这里仅就作文修改为题,谈谈自己的认识。
(二)作文修改策略研究的适应范围:小学第三学段
一方面《课标》中有非常明确的阐述;另一方面教材中对高年级学生的作文实践有作文修改的具体要求。
(三)作文修改策略研究的理论依据:
1.语文课程标准相关的论述:
“语文课程应继承语文教育优秀传统,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体现继承和发展、创新的关系。
“发展思维,扩大视野,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表明对方法、习惯的重视,二者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观点鲜明。
对高年级提出:“能初步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2. 高年级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近一半的作文题目明确要求学生作文写成后要进行认真修改。
3. 叶圣陶先生:“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训练之。”叶老还进一步指出:“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这就是说要通过语文课的读写训练去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这种训练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独立进行的读写实践活动。离开了教师的学法指导,离开了学生的读写实践活动,就难以达到“自求得之”、“不待教师教授”的教学境界。
4.原教育部副部长王湛:“改革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5.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是暴露学生产生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展示学生发展聪明才智、形成独特个性与创新成果的过程。正因为如此,新课程强调过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合伙的心智的体验。(《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四)作文修改策略研究的操作要点:
1.回顾,把握要求。
许多学生在修改作文时只能把几个错别字找出来,对于语句通顺与否,内容是否完整、具体,根本不知如何改,有的学生干脆不改,因为他压根不知道有什么不足,还欠缺些什么,该怎样改。因此,把握作文的具体要求就显得十分重要,也是每次作文修改的重要前提。
如:写一个生活中值得你尊敬或佩服的人,要用一两件事写出你尊敬或佩服的原因。注意把内容写具体。当学生习作草稿完成以后,让他们回忆教材要求,讲出来,然后集思广益总结,从文章的内容、选材、字、词、句、段等多方面明确修改要点:
(1)整体把握,看习作是否紧扣要求,文章选材要典型,文章内容要显示了个性特点。
(2)写出真情实感,文中的人物让人尊敬和敬佩吗?
(3)语意表达清楚,内容具体,把作文内容写具体。
(4)注意段落之间的衔接,避免习作看似一盘散沙。
(5)恰当选用积累的好词佳句,学会运用。
(6)修改错别字、病句和用错的标点,使习作语句通顺。
2.斟酌,自改片段。
比对修改要求,自选一个片段,运用学过的修改符号自改。循序渐进,进而达到全篇修改之目的。从片断人手、由小到大是可行的策略。因为,一个片断篇幅小,内容单一,便于学生作自改练习,也便于教师指导。此外,由句到段,由段到篇也符合一般的作文学习规律。这样把"自能作文"和"自改作文"有机结合起来,可以大大提高作文教学效率。自改片断的重点是让学生养成字斟句酌的习惯,从正确写字,认真用词造句和用心使用标点。
3.谋篇,自改全文。
让学生修改一篇完整的文章,首先要引导学生统观全篇,总体考虑,从大处着眼。由自改片断逐步过渡到自改全篇,是一种飞跃。如中心立意、合乎题意;选材要表现中心;把突出中心的部分写具体;遣词造句恰当;神态、语言、动作、方法等都写得具体实在符和特点等等,使大家明白修改完整的一篇作文要从大处着眼。如果大处出了毛病,只是把修改集中在斟字酌句上,是无济于事的。就是说,宏观引路,微观入手,才会形成一整套自改作文的有效途径,也才会提升学生的作文能力。
请看以下案例:
这是五年级的一个作文训练要求:以聪明用在正地方为话题进行交流。对家长、教师、同学。。。。。。要讲诚信。遇到坏人要用智谋。我把聪明用在学习上。
——有一位学生写下了这样的作文:
?最高兴的一件事》
那天,我放学回家,看见爸爸正在费尽心思的给弟弟上学前辅导班。爸爸教弟弟a、o、e,可弟弟就是不会读,看着爸爸那笨拙的样子,我差点笑破肚皮。于是,我就学者一休的样子的样子盘腿坐在床上想办法。大约过了5分钟,我灵机一动:既然弟弟不认识a、o、e,那我不会用他会说的话教他?于是,我就教弟弟:啊,啊,阿姨的阿;喔,喔,大公鸡喔喔叫的喔;鹅鹅鹅,大白鹅的鹅。我如此一教,弟弟立马会了。看来,任何生活、学习中的难题都要用脑筋解决。
小作者在动手修改全文前,我让她在小组内说说修改的想法。整理后的修改方案为:
(1)中心立意好,用自己的聪明教会了弟弟。总结句要照应题目。
(2)爸爸“笨拙的样子”和我“差点笑破肚皮”的神态、动作要具体细致的描写。
(3)第二自然段太过简单,要详细些,把人物、动物、图画和拼音的结合多写一写,还可以用对比的手法,写爸爸的由无奈、到惊奇、到称赞等;还写写弟弟“立马”会了的生态动作等等。
(4)修改病句、改错别字、使用正确的标点符号。
4.交流,搭建平台。
从学生的认知心理出发,设置民主修改的气氛,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帮助和教师指导的交互作用,完成修改任务,培养自改能力。为了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有效的策略是,教师把学生分成几个自改小组,每个小组由好、中、差三类学生组成,在修改过程中,以自己修改为主;同时让后进生得到良好的环境,体验到自己的力量;享受成功的喜悦;中等生和优等生在帮助后进生过程中,也能相应提高自己的修改水平。通过学生互改,既发挥了群体作用,又调动了个体的积极性,而且提高了修改能力。“文章不厌百回改”,诚然,要使学生自觉养成勤于改文的好习惯,教师所付出的艰辛,远要比自己亲自动手批改多三倍、五倍。
5.整理,提炼方法。
自改训练应该有序、渐进,达到一定阶段后,教师就要注意培养学生系统操作的方法,提高自改效率。提倡"自改自查":一查中心明确、格式适当,二查内容具体、重点突出,三查条理清楚、详略得当,四查遣词造句、生动形象,五查过渡自然、衔接顺畅,六查卷面整洁、书写规范,七查查标点正确,无错别字。每次作文练习,当初稿写成后,培养学生朗读初稿的习惯。这是朗读自改法。有些错别字、漏字、病句、笔误,只要学生多读几遍,就能发现,并纠正过来。还可以把作文读给同桌听,旁听者更容易发现问题。教师对学生修改后的作文,通过批语和修改符号指出问题,这样长期坚持,学生自改能力就会逐步提高。
(五)作文修改策略研究的通用模式:
研读文本, 自能审题,
把握教材 写出初稿
教 学
明确目的, —— 回顾要求,
提炼要求 修改准备
师 生
搭建平台, 片段入手,
组织交流 由易到难
加强指导, 循序渐进,
适时点拨 全篇统筹
合作探究,
和谐互促
领悟方法,养成习惯
我体验到作文篇7
在成长的`岁月里;我经历了一些甜甜的时光,苦滋滋的味道,辣辣酸酸的时候,这些都让我长大了许多。
在我的记忆里,成长是拔节的玉米秸,每经历过一件难忘的事情,我就长高了一节,又长大了一岁。打开我的成长记忆,看到我七岁时学骑自行车,我就由不得的笑出声。七岁的那一次,看到小区里的邻居阿姨经常骑着自行车在小区的道路上潇洒地转来转去,使我十分羡慕,就央求爸爸也给我买了一辆崭新的自行车。趁热打铁,开始自己练习骑自行车。我非常喜欢运动!骑自行车一定很简单吧!我一定会出手不凡!我得意洋洋的用双脚蹬上车子。但我没想到居然车子不得听我的使唤,我一不小心上来就摔了个大扑腾,一屁股坐到地下:“哎哟,疼死了,可把我折腾的”。我咬了咬牙齿,使起吃奶的劲,双手撑到地下,“噗的一声”站了起来,向爸爸求助。
爸爸非常耐心亲切的给我说教到骑自行车的理念:骑车必须要学会保持自己的平衡力,胆大而又小心,要耐心的沉住气,爸爸扶着我的车把,他带我溜达了几圈,真的是啊!爸爸真有一手,果然我学会了许多。我对爸爸不由自已地说:“爸爸,我已经掌握了许多,让我单独练习来试试吧!”爸爸说:“知道了,你要小心点,快去吧!”我试着稳了稳神,随着爸爸讲到的话,一路上慢悠悠的溜达着。在不久,我就可以轻松的骑车上路了。我不但学会了骑自行车,还明白了一个成长的大道理:“学事情总有一段过程,不可能一口吃成个胖子,要知难而进,就能够成功。”这就是我成长中的一件小事。
这些点点滴滴的小事凝聚成时光的河流,它让我长大,催我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