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植物朋友》作文优质7篇

时间:2023-04-04 作者:Animai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作文书写能力,一定要亲近大自然,积累不少词汇,为了能够写出优秀的作文,我们必须在生活中认真观察,以下是52心得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我的植物朋友》作文优质7篇,供大家参考。

《我的植物朋友》作文优质7篇

《我的植物朋友》作文篇1

我爱雍容华贵的牡丹花,我爱洁白高雅的水仙花,我爱婀娜多姿的月季花,但我更爱我们的市花——红艳欲滴的三角梅。

每年十一月和三月是三角梅的花期,她无论在哪里,开的花都是那样美丽动人。今天,爸爸带我到梅海岭去观察三角梅,使我有机会更加贴近三角梅。

三角梅开得正灿烂,远远望去像一条火龙在空中飞舞。近看,像一团火焰在燃烧。三角梅有的红如火,有的白如雪,还有的粉像霞……满山遍野、姹紫嫣红的三角梅竞相开放、争奇斗艳,美不胜收。

三角梅褐色的茎上有一些小刺,摸起来有点儿扎手,它会长出许多张牙舞爪的枝条,枝条上长满了绿叶,开满了小花,三枚苞片就像三个卫兵守护着小花,五彩斑斓的苞片热烈奔放。

三角梅的叶子是绿色的,有点儿像桃子的形状。每当三角梅盛开的时候,叶子就会慢慢凋谢,稀少的绿叶把花朵衬托得更加妖艳妖娆;每当花凋谢的时候,叶子慢慢变得茂密,遮住了枝条,成了一片绿色的海洋。

三角梅可以成片种植,也可以做成绿篱,还可以利用她的根雕塑出各种各样的盆景。最可贵的是,她不需要娇生惯养,就算在最贫瘠的土地上,只要给她足够的阳光和水分,她就能开出美丽的花朵。

我爱市花——三角梅,它象征厦门人“爱拼才会赢”的精神,也如厦门人那样蓬勃、热情。

老师总评:

文章布局谋篇比较完美,首尾呼应、篇末点题。描写三角梅的枝、叶、花用词优美,用上比喻、拟人手法写得生动形象。

《我的植物朋友》作文篇2

我家一共有二十几盆植物,它们把我们的空气变得清新,是我家的环保小卫士。

绿萝碧绿碧绿的,叶子是爱心状的,长长的茎像一根根绿腰带,给人宁静舒适的感觉。绿萝的茎会不断生长,最长的有两米多,最短的只有十厘米左右。在茎上叶柄的反面,长有一、二根短短的弃根。绿萝的根也很长,有的二、三十厘米,有的五、六厘米。长长的根须像太上老君的胡子,不断吸收着水和养分。绿萝的生命力非常旺盛。我从一大盆绿萝中剪了三、四根枝条放在另一个花瓶里,半个月后就已经长成一满瓶了。在这些植物中,我最喜欢绿萝了。

粉掌像一位害羞的小姑娘,静静地躲在我家的书房里。一盆粉掌有十一、二根枝,每根枝上都只连着一片叶子。粉掌的叶子有大有小,形状像我们的手掌一样。粉掌还有一个最奇妙的特点,就是有些叶子会变色。开始,整片叶子全部都是绿色的。慢慢地,从叶子的中间渗出了一丝粉色。渐渐地,粉色的面积越来越大了。最后,整张叶子都变成了粉色的。这时叶子就变成粉色的花掌了。“粉掌”这个名字就是这样得来的。粉掌的花掌之中还有一个花蕊,和铅笔一样粗细,三、四厘米长,上面布满了凹凸不平的齿轮。粉掌大约能保持十来天,然后慢慢变成红色、深红色、黄色,最后枯萎凋谢了。

我还喜欢郁郁葱葱的龟背竹,那大大的叶子特别像乌龟的背壳。还有那像卫兵一样站得笔直的金钱树,上面左一片右一片的叶子,活像许多绿色的钱币串在树上呢!

《我的植物朋友》作文篇3

我们家有许多盆栽植物,大部分都生长在土里,只有水仙与众不同。只需要一些清澈的水,它就能生长,发芽,抽叶,开花。它开放在冬季,每到新年的时候,家里的水仙都会开放,它就像我的朋友一样,每逢新年就来到我家中,开放在我的身边,陪伴着我。我非常喜欢水仙花。

水仙花生长在水中,又优雅又美丽动人,好像水中仙子一般,所以人们称它为“水仙”。刚买回来的水仙像一颗大蒜一样,看起来又笨又普通,貌不惊人。但是把它修剪好泡在水中,不几天之后,它就会长出嫩绿的芽来。芽越长越高,变成又细又长的叶子,好像一丛绿油油的蒜苗。叶子再长高些后,就会从叶片中间抽出小小的微黄的花骨朵。再等几天,花骨朵就会慢慢绽放开来,开出美丽、淡雅的花朵。它的花蕊是淡黄色的,像一个小小的碗。它的花瓣是雪白的,六瓣紧紧挨在一起,像一颗六角星一样。水仙花开起来是一丛一丛的,互相依偎着,好像在谈论着花儿之间的秘密。它们有的排成一列,像是在列纵队;有的围成一个弧形,像座花桥似的。每朵都精神十足,舒展着自己美丽的花瓣。水仙花闻起来有淡淡的香气,它让我们家里充满清香令人心旷神怡。

每年的寒假,我都会和妈妈一起种水仙,我会帮她给水仙换水,拿掉枯叶,把它端到阳光下,让它茁壮成长。它便用它迷人的香气、优雅的身姿,为我们的春节增添色彩和气氛,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

我希望水仙花每年寒假都会来到我的身边,陪伴着我度过每一个欢乐的春节!

《我的植物朋友》作文篇4

菊花虽然没有牡丹的高贵典雅,没有玫瑰的芬芳扑鼻,也没有月季的绚丽多彩。但它却临寒不惧,在寒冷的冬天,与呼啸的北风搏斗,在皑皑白雪中昂首怒放。它不屈不挠的品格令我十分喜欢。

菊花的美,令我无法形容。如果把它比作仙女,那它一定是仙女中最美丽的一个;如果把它比作星星,那它一定是群星中最璀璨的`一颗。菊花的颜色可谓多到令人“眼花缭乱”。红的似火,白的似雪,粉的似霞,黄的似锦……有的菊花才刚展开两三片花瓣,有的花瓣已经全展开了,有的含苞欲放。菊花可谓千姿百态,有的低着头像害羞的小女孩,有的像一个个大绣球,还有的像一个个小爪子……

菊花如此美丽,自古以来,许多诗人赞菊、颂菊。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写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有黄巢的“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诗圣杜甫的“尘市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菊花,耐寒,不惧风霜,与“岁寒三友”松、竹、梅并称,有“花中四君子”的美称。“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菊花它不屈不挠,宁可在枝头怀抱着清香而死,绝不会吹落于凛冽的北风之中!

菊花还有许多功效,可以用来泡茶喝,有清热解毒止火润喉的作用。还可以把菊花放到伤口上,可以消炎止痛,据说还可以用菊花做枕头,可以防失眠。

菊花,多么美丽,多么令人敬佩!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我的植物朋友》作文篇5

世间的桃花有无数,而有这样一颗桃花它只属于我的,它就是长在奶奶家墙角的一棵桃花树。

每次我去奶奶家时,我都要去看一下它枯萎了没。

它有粉红色的花瓣,中间有一个黄色的小点,旁边有许多的黑色小点。黄色是唯蕊,黑色是雄蕊。桃花先长花芭,再长花瓣,最后长果实一桃子。桃花的大小是一个小宝宝刚出生时手掌的大小。它的高是五个姐姐那么高。它的形状像一个球。颜色有白有粉,而且越往里颜色越深。摘一片花瓣,放在嘴里,跟黄莲一样苦。

我特别喜欢它的气味,因为非常清香。和它的果实一桃子,因为吃起来非常甜。

其实植物也有内在品质,桃花具有不计个人得失,无私奉献的美好品质。虽然桃花只在春天开花,其它季节见不到桃花,就比如夏天的炎热,冬天的大雪,但这些都不足以能把桃花的这种品质遮住。

在我看见它种下去时,我心里特别兴奋,为什么兴奋呢?因为我特别希望它快点长大。第二年,我来到奶奶家,发现它长大了,而且还结了果,我一下子变得欢喜起来,快乐的蹦蹦跳跳。

我每次去看它时,都会在树上系一根小绳子做记号,我总是想和他比个高,可是我发现每一次我都比不过它。

这一年,我在那里许下了一个祝福,希望来年春天桃花再次开放。我的植物朋友桃树,我愿你永远美丽健康。

《我的植物朋友》作文篇6

我爱椰子树

春天,百花吐艳,万物苏醒。在这绿色的海洋里,你最喜爱什么花?什么树?是“百花之王”——牡丹,还是清新醉人的茉莉?是婀娜多姿的柳树,还是火红的木棉?我最爱平凡的椰子树。

在我国第二大岛——美丽富饶的海南岛,无论到了什么地方,到处都可以看到一排排高耸入云,挺拔秀丽的四季常绿乔木,这就是我爱的椰子树。它的叶子眼光可高了,只在顶上长,远远看去像一把绿色的大伞;近看你会发现它的叶子还很有自己的个性:尖尖的叶子在叶柄上朝外伸开,每片叶呈条状往下垂,一根一根地排列可有规律了。椰干也长得很特别,它高大健壮可以称得上是乔木中的美男子。

椰子树的果实叫椰子。椰子圆圆的,结在高高的树顶上,挨挨挤挤,又多又密,熟透的椰子呈暗黄色,一个个像一张张淘气小孩的脸争先恐后地往外挤,像是在争着瞧树下过往的行人。椰子有一层厚厚的外壳,打开外壳里面有非常好喝的椰汁,这汁既清甜又凉爽。椰子外壳内壁还有一层白白的椰肉,椰肉可以入药,还可以做成椰子粉、椰子糖、椰子糕等甜点。椰子外壳可以做成各种精美的饰品,椰干还可以做建筑材料……总之椰树一身是宝呢!

我喜欢椰子树,它们不仅全身是宝而且还为我们的宝岛海南增添了几分秀丽而独特的风光。

《我的植物朋友》作文篇7

美丽的玫瑰花,一名赤蔷薇,为蔷薇科落叶灌木。茎多刺,花有紫、白两种,形似蔷被和月季。

如同一位少女的玫瑰花会在四月至五月里开始自己的生活。花瓣如高贵的一位歌手的'心一样美丽。玫瑰花小姐末花的时候,花蕾穿着一身绿油油的外衣。又过了几天,花蕾脱下了外衣,露出了自己花瓣娇小的一面。一开始。由最外层的花瓣向外伸开。而里面的几层花瓣还是紧紧地不敢伸出自己的姿势,可能是害羞了吧!可是时间不久,渐渐地,花蕾又开始脱起了绿色的外衣,整朵玫瑰花像才女那么骄傲和美丽。这一朵玫瑰花刚刚全部伸展开,花瓣是粉红粉红的,带着可爱,和一些羞涩,美丽极了。又过了一会儿,一阵微风佛过,我发现玫瑰就停不住自己的身子,在微风里跟着大自然妈妈一起舞动。蜜蜂来了,蝴蝶拍着翅膀好像说:“加油!加油!”旁边的小草,树上的松鼠……

玫瑰花对于身体还具有美容养颜、活血化瘀、抗衰老的作用。因为它含丰富的维生素a以及维生素c、当宁酸等物质,对于身体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调经、利尿缓和胃肠神经、解除身体疲劳和酸痛症状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泡茶或者是冲水,对身体有良好的美容、抗衰老、调理身体上症状作用。

看到这里,人们怎不能不喜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