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写作文的时候,有利于培养同学的思维才能,作为学生应该养成写作文的好习惯哦,以下是52心得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敬佩我爷爷的作文8篇,供大家参考。
敬佩我爷爷的作文篇1
我的爷爷是一个爱国、爱看书的人,他的皮肤因长期在农田里干活而变得黝黑,他也是个吃不胖的人,身上没什么肉,脸也很小,然而这更显得他的眼睛有大又鼓。
他是一名老百姓,却每天关心着国家大事。有一次,我问他:“爷爷,你为什么那么喜欢看《新闻联播》呀?”爷爷一本正经、眼神中充满了爱国之情,对我说:“恩熙,国家的兴亡,需要每一个人民来关注,国家的兴亡,需要每一个人携手打造的,所以我要看报纸,看新闻联播了解时事!”听了这番话,我向爷爷竖起了大拇指,不由地感叹:“爷爷,您真是一个拥有赤子情怀的人呀!”
爷爷不仅爱国,还很爱看书。
有一次,他从老家来宁波住了一段时间,我发现爷爷很爱看书,上次从老家带来了一本《倚天屠龙记》虽然已经看过一遍了,但这次,他又重新拿起书,不厌其烦地又把整本厚厚的书看了一遍。我把四大名著搬出来,递给他。他眼睛里闪起了光,说:“谢谢恩熙,多好的书啊!”他便拿起了一本《三国演义》戴上厚厚的老花镜,把书一页页地翻开,眼睛一动不动地盯着。尽管他以前读过这本书,但还是不厌其烦地又读一遍。这时的他,貌似一名老教授,坐在大藤椅上,沐浴着温暖的阳光,安详地捧着书看着。眼镜片后是那双对读书无比渴望的眼睛。在宁波的那段时间,他把四大名著全部读完了,还看起了我的《我们爱科学》等等书籍。我真佩服爱看书的爷爷!
我的爷爷就是这样一个既爱国,又爱阅读的人,他真令人敬佩,我也要向爷爷学习。
敬佩我爷爷的作文篇2
在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一个看似平常日子和时间,却发生了一件非常不平常的事情——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袁爷爷永远离开了我们,享年91岁。
每当想起“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句古诗时,我的眼前,我的脑海里就会立刻浮现出袁爷爷的身影。他那古铜色的脸上,总挂着那笑容,一道道深刻的皱纹记录着他那不平凡的岁月;他总是穿着那几十块钱的衬衫,顶着严寒,忍着酷暑,在农田中奔波……
“永不满足,永远不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让中国人端稳中国碗,让中国碗装满中国粮。”这是袁老至死坚持的信念。想当年,当袁老发现了第一颗杂交水稻时,当他公布这件事时,是那么多人的不信任和不理解。只有袁老和他的两位学子依旧坚持在岗位上。我想如果没有他们当时的坚持,可能就不会有我们现在衣食无忧、健康幸福的生活。
正是那一颗杂交水稻喂饱了全中国人民,也喂饱了多少国家。像美国,日本当时那些科技发达的国家,早就开始了研究水稻的工作,他们向里面砸进了多少钱,却依然没有好的成果。但是当袁隆平爷爷向世界、向国际发出这一发现时全世界的人民都震动了。美国还轻蔑的说:“我们做不到的事,区区一个中国乡村教师却能做到?”但是事实却让他们打脸,正是袁爷爷发现的那一粒种子喂饱了我们所有人。
我们现在还不能向袁爷爷那样,为杂交水稻,为国家做贡献。但是我们现在能做的事,珍惜每一粒粮食,实行光盘行动。不让远在天界的袁爷爷心寒。
袁老,走好!
敬佩我爷爷的作文篇3
要说我最敬佩的人,那就要数我那心灵手巧又勤劳的爷爷了。
“喂,把螺丝刀拿过来一下!”炒菜的妈妈又在喊了。只见爸爸匆匆忙忙地拿着螺丝刀跑进厨房,原来我家炒菜的锅的锅柄上的螺丝又掉了,这已经不知道是第几次了。妈妈说:“干脆换个锅吧!”爸爸想了一下,说:“还是拿回去让爷爷想想办法吧!”这周周末,我们带上那“破烂不堪”的锅回了爷爷家。爷爷看了看锅,笑了笑,说:“这好办。”只见爷爷先用钻头把锅柄钻穿,再拧上合适长度的螺丝、螺帽,三下五除二就把锅修好了。我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对爷爷佩服得五体投地。叔叔见了对我说:“这算什么?修修补补的事情从来难不倒爷爷。爷爷年轻时做木匠的手艺那才叫厉害,他手里做出来的东西四里八乡的乡亲都争着要。你看家里用了十几年的椅子,还是那么结实。”
爷爷不仅修补东西厉害,种菜也是一把好手。瞧瞧他手里整出的菜地:一畦一畦的,整整齐齐,疏松平整,没有一根杂草,格外肥沃,往下挖一锄头,准能翻出蚯蚓来。爷爷种的菜品种丰富,你想吃什么,他就能给你种出什么。除了菜地,爷爷在墙角、后院都种满了菜,远远望去,到处是一片诱人的翠绿。
“爷爷,吃饭了!”我冲着菜园喊道。现在已经是傍晚六点了,爷爷还在菜地里忙碌着,每天都要到七点钟才回来吃饭。我心想:原来那品种多样、营养丰富的蔬菜都是爷爷用辛勤劳动换来的。
心灵手巧并不是天生的,而是靠后天的努力,这是爷爷所做的一切让我明白的道理。
敬佩我爷爷的作文篇4
在这个人才辈出的世界里,有许多值得敬佩的人,但是我最敬佩的不是科学家,也不是文学家,而是我那个“二胡迷”——爷爷。
我爷爷是退休之后一下子爱上二胡的。那时的他,连一个音符都不认识呢!可是他看着电脑练,对着墙壁弹,还骑着自行车,到百官拜师学艺呢!
现在爷爷的二胡水平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但他对二胡的热情丝毫未减,只要一触着二胡,就会像中了魔法一般,情不自禁地操起琴弦,拉起乐曲来。光这样还不能算“二胡迷”呢!他拉起二胡来可是对啥都置之不理的。记得有一次,奶奶叫爷爷管饭,可爷爷倒好,前面还偶尔看几眼,可后来呢?完全投入到二胡境界当中了,只听那声音时而像高山流水潺潺,时而像莺歌呢喃啾啾,时而像波涛咆哮哗哗,令听的人如痴如醉。结果当然惨不忍睹,饭都“烧成灰”了。尽管有了教训,但爷爷仍习性不改,一次将高压锅烧变形了,一次把牛排烤烂了,还有一次竟然忘关煤气了,真是笑话百出。
这样辛勤汗水换来的甜蜜果实也不少,奖状一大堆,证书一大叠,演出照片一抽屉,令人看了目瞪口呆,刮目相看。
这就是一个坚持、认真、执着聚集一身的爷爷,这就是我所敬佩的爷爷!
敬佩我爷爷的作文篇5
在我们身边,有很多值得敬佩的人。其实我最敬佩的一个人是爷爷。我的爷爷不仅爱读书,还很勤俭节约。
我的爷爷有着粗粗的倒八字眉,大大的眼睛,高耸的鼻子和一张小小的嘴巴,长得非常秀气。
我的爷爷很爱读书,有一次,我去爷爷的书房。哇!书房里有好多书啊!一、二、三……一共有五大柜子书,我总是半信半疑地问爷爷:“这里的书您都看完了吗?”爷爷说:“看完了!”
这么多书,每个柜子里都约有200本书,可爷爷还竟然都看完了!不仅如此,爷爷他自己读书,还让我也跟着读书,渐渐的,我也喜欢上了读书。
我的爷爷很知道节约。爷爷不仅很节约,而且以身作则,要求我也节约,慢慢地我也变得比较节约了,洗菜水可以冲厕所,浇花;走出屋子时要及时关灯;要节约用纸……等等等等。
去年,爷爷生病了,在医院做了大手术,手术后爷爷身体非常虚弱,不仅体重减轻了十五公斤,而且出院时连路都走不成,但爷爷每日都坚持锻炼,与病魔顽强的斗争。医生说过,爷爷至少要一年才能完全康复,而且期间必须坚持锻炼,但是爷爷在医生的指导下还加倍锻炼,不到半年就完全康复了,现在精神很好。我认为,爷爷这种精神很值得我敬佩。
在我们身边,有很多值得敬佩的人,只要你留心观察,细心感受,就会发现他们。
敬佩我爷爷的作文篇6
在我们学校,有一个校工陈爷爷,我们都十分敬佩他。
陈爷爷已经快六十岁了,黝黑的脸庞,瘦小的身躯,粗糙的大手,黑发中夹杂着丝丝闪亮的银发。陈爷爷很爱笑,一笑起来,那布满皱纹的脸就像一朵绽开的花。
在我们校园里到处都有陈爷爷忙碌的身影:他顶着烈日,修剪花草;他放弃周末的时间,修补教室的玻璃;他不怕累不怕脏,疏通阴沟……陈爷爷一人身兼数职:电工、园丁、木工、管道工……只要一提起他,大伙都会竖起大拇指。
前几天,天气十分炎热,知了也在不停地呼喊:“热死啦,热死啦”。我们教室的电风扇突然罢工了。这下可糟了,教室立刻变成了一个大蒸笼,同学们不耐烦地扇着书本,嘴里不停地叫着:“太热了,太热了。”正当我们一筹莫展之时,救星陈爷爷出现了。他仔细地端详着这个电风扇。不一会儿,他就找到了问题的根源所在-盖子松动了。只见他麻利地搬来一张课桌,又在上面摆了把椅子,小心翼翼地爬了上去。只见陈爷爷一会从他的“百宝箱”中拿螺丝刀,一会找钳子。脖子酸了,舍不得休息,满头大汗也顾不上擦一擦。盖子终于拧紧了,但陈爷爷还是不放心,用手推了推盖子,再次检查后他才放心地打开开关。吊扇又“呼呼”地飞转起来。一阵阵凉风吹拂着我们的笑脸。陈爷爷看到风扇修好了,终于松了一口气并悄悄地离开了。
陈爷爷虽不是明星,也不是英雄,但他全心全意地为我们全校师生服务着的品质真让我感动!难道我们不该敬佩他吗?
敬佩我爷爷的作文篇7
你,也许敬佩的是老师,因为他们像园丁,默默耕耘,桃李满天下。而令我敬佩的人偏偏是爷爷,因为他平凡、朴实、勤劳的一生深深地影响了我。
爷爷年幼时,家里兄弟姐妹一共有七个,爷爷排行老大。由于当时家境贫寒,所以爷爷没能去上学读书。他从小就用灵巧的双手到山坡上去放牛,到田间去割草,在灶台边烧水做饭……
爷爷知道没文化要改变家里的困境是不容易的,因此,十五岁就开始拜师学厨。爸爸很懂事,每天早早地给师傅泡好茶,劈好柴,磨好刀,备好菜……爷爷勤奋好学,从不懈怠。师傅也很喜欢爷爷,每次乡镇上开大会,都要把爷爷带上筹办会议伙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爷爷的厨艺得到师傅和众人的一致认可,最后就自己开了一家中餐厅。就这样,原本贫困的家境也得到了改善……
爷爷今年七十岁了,长期的劳作使他的双手长满了老茧,格外粗糙,犹如鼓皮一般。可爷爷的双手依然没有停下。在我家的平台上,爷爷种了很多果树和青菜。每天,爷爷都亲自给果树修修枝,施施肥,把菜园里的杂草除得一干二净。更难能可贵的是,爷爷为了我和姐姐有一个强健的身体,不顾自己年迈,每天都用他的手变着“花样”给我们做出一道又一道香甜可口的饭菜……
我敬佩爷爷,更要以爷爷为榜样,勤奋好学,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和智慧的头脑把我们的家园建设得更加美丽、富强!
敬佩我爷爷的作文篇8
说起我最敬佩的人,我就想起了我的爷爷。
七岁时,爷爷带我去买一家人的早餐。我们选完早餐后打算付钱,就问:“老板一共多少钱?”老板算了算,说:“40元。”要知道,我爷爷可是“砍价高手”,怎么可能说付就付呢?于是,砍价“大战”就开始了:
“老板,便宜点吧!38元!”
“39!”老板也不是省油的烟。
“不!37元,”爷爷不甘后落。
“330卖了”老板无可奈何地耸了耸肩。
“好!30”
老板被爷爷弄糊涂了,30元就卖了。爷爷身上没有零钱,就付了100元,老板太大意了,本来只要找70元,多找了十元。如果是别人,可能会不吭一声的就走了,可爷爷不是那种人,立刻告诉了老板,而且还给了老板。
“爷爷,多了10元钱不是好事吗?为什么还给老板呀?”7岁的我并不懂事,天真的问。
“你以为什么样,多的10元钱是好事吗,这样多出10元钱,让你没有了诚信,这值吗?这样多出10元钱,让人不再相信你,你觉得这值吗?人家赚10元钱容易吗?我们砍价了10元钱,有赚了十元钱,人家做生意容易吗?”爷爷严肃的说。
我敬佩爷爷,他总是为人着想,讲究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