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可以是你联想到自身的体会,优秀的体会是可以让我们的思想得到升华的,下面是52心得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志愿者日心得体会5篇,感谢您的参阅。
志愿者日心得体会篇1
海原县的一位杨姓大伯最近腿疼得厉害,在老伴的陪同下来到自治区人民医院就诊。刚到医院,一个一身洁白、身披红绶带的女子翩然而至,热情地招呼道:“大伯大妈,是不是看病?我领你们去。”那女子问了问情况,随后领他们去挂号,把他们送到了楼上的中医科。大夫正在给杨老伯看病,那个女子又来了,热心地领着他们去拍片子,大夫开了药后再领到售药大厅,交钱,取药,给他们详细说了药的吃法。
这就是自治区人民医院青年志愿者导医导诊的缩影。
自治区人民医院的青年志愿者活动一直很活跃,十多年里,他们积极参加“三下乡”活动,义务咨询义务出诊,上门照顾孤寡老人,深受人们称赞。今年6月,他们针对医院规模扩大、病人增多、门口配置的导医人员忙不过来的实际情况,在门诊大厅、收费大厅及每个楼层设置青年志愿者服务岗,为不熟悉医院的患者,特别是农村患者提供服务,引导他们就医就诊,搀扶和帮助老弱与行动不便的病人上下楼。他们还购置了保温桶,在门诊大厅、收费大厅、b超室外等处免费供应开水;还每天从各科室收集来报纸,设立了多个报刊阅览点。
活动启动后,报名参加的青年志愿者越来越多,迄今已有各科室的100多名青年医务工作者参加了志愿服务。发起该项活动时,考虑到人员的休息及身体健康,院团委规定,上大夜班的不得参加志愿服务。可有的志愿者下大夜班后不回家,也不去吃早点,继续参加志愿服务。
青年志愿者在牺牲休息的服务中收获着赞誉与快乐,病人和家属在青年志愿者热情周到的服务中,深切感受着就诊的便利和人间的关爱。
志愿者日心得体会篇2
20xx年8月8日晚上,海南省趣味运动会在澄迈县绿地广场拉开帷幕。这是一场成功的运动会,成功的开幕式给了我们一个好的开始,澄迈县更是用新颖的方式展示了澄迈县的风采,为澄迈县取得更好的成绩奠定了基础。
在整个运动会中,我们一共有50名志愿者。在运动会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纵观全局,我们有些做法可以继续发扬,不过也有不足之处,值得改善。
优良之处:
1、召开动员会议,旨在动员大家全身心参与到运动会中,同时明确自己的工作。
2、不断调动大家的热情,使大家对体育有个更加深刻的了解,同时提高集体荣誉感。
3、自愿参加原则,传递志愿者“奉献、友爱、互助、进步” 的精神,展示我县风采。
4、有的自愿组成啦啦队,为运动员加油打气,讲究体育精神。
5、在运动会中协助维持运动会现场秩序纪律,帮助运动员找到自己的比赛场地,同时协助维持现场的环境卫生及人员安全问题。以文明礼貌的积极服务态度为大家服务。
不足之处:
1、没有跟参赛者们交流,未能充分发挥出友爱的志愿者精神。
2、没有对志愿者进行具体的培训,志愿者不知道改怎么做
3、志愿者工作没有完全考虑周全,好多事都市临时去做的 总得来说,我们的志愿者做得很好的了,大家都很尽职。不怕晒不怕热,也不怕累,很多志愿者都是连续做一天半的
记得有人说过,人最大的对手不是别人,而是自己。我觉得这句话更适合于我们志愿者的人,怎样才能使自己变得更加坚强,怎样才能做好现在的一切,,这一切关键是要靠他们自己。所以说,我们最大最强的对手是我们自己,不管再苦再累,我们都在坚持。在这次活动中,我们学到了很多东西,提高了自己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我们从参赛者身上,看到了坚持的可贵,看到了一种不屈不挠的顽强斗志。我们的精神会一直鼓励着我勇往直前的,无论将来遇到什么困难!
志愿者日心得体会篇3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志愿者的活动,也将会是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次志愿活动。这次的活动是一场山区支教的活动。
在没来到xx山区之前,我在电视上也看过很多那些穷困山区孩子们清苦生活的视频,说实话,看到那些画面和场景,我一方面感觉到很揪心,另一方面又不太相信还真有生活的这么穷苦的。但是在来到xx山区之后,经过自己的亲眼所见,经过自己的亲身感受,我就知道了那些电视上播的,都不是假的。
我们是过来支教的大学生,所以寄住在他们的村委会里,条件相对来说还是要好一点。但是在这边依旧是连一个可以淋浴的地方都没有,别说是淋浴,即便是一个洗澡的地方也没有,我们每次洗澡还都要跑到山上,找一个有树林遮挡的地方,再喊一个同学帮忙守着,我们才开始洗。
睡觉的地方也就只有打个地铺的条件。一开始的时候,我还想着山区里会不会有空调,到了当地之后,我就发现不仅没有空调,就连吹电风扇都是一种奢求。不仅因为他们买不起,就连这里的电压也带不起。因为山区里的电路都没有完善好,经常还会出现停电的情况,一开始,我们确实不适应,但是到了后来,再遇到停电的情况,我们也不足为奇了。
在吃的方面,毫不夸张的来说,大山里的小孩,一年也估计吃不上几次肉,所以一个个都长得很瘦小,我有时候给他们上课,看着他们瘦弱的样子真的很心疼。趁着我在支教的这些日子,我很多时候,都会带他们去镇上吃一些好吃的。至于我们自己的伙食,都是到学校食堂吃的,虽然没有荤菜,但是饿了的时候,也会吃几碗饭。通过这个支教,还改善了我挑食的毛病。
其实刚来到山区里的头一天,看到这样的环境,我都傻眼了,心里面也有点打退堂鼓了。但是一想到自己既然已经来了,就必须要坚持下去。睡觉的问题还好说,热了的话,就直接把地铺搬到外面吹一下凉风也就可以了。就只是有很多蚊子,在这段支教的日子里,说实话,我没有睡过几次好觉,不是被蚊子咬醒,就是被鸡叫声给吵醒。来的时候,我们都是一个个白白胖胖过来的,回去的时候,我们已经被晒的个个都是黑不溜秋的。手臂上和脚上也都是被蚊子咬的痕迹。但是我们每个人的脸上却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应该就是这次支教所带给我们最真切的感受了。
志愿者日心得体会篇4
一、“缤纷七月,梦想飞扬”,为了丰富大学生生活,传递大学所学的知识,为了能更好地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我参加了“情系敦文”三下乡。
二、积极配合后勤工作,工作中互相扶持。在这次下乡中,我积极配合队长所分配的任务,积极配合后勤工作,协助队友的一些工作。这样增强了他们的责任感,同时也可以培养当代大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不管是烈日之下还是雷雨之中,不管工作琐碎还是简单,我都在规定时间内按质按量的完成了既定任务,从中我获得的更好的乐趣,体会到到了不怕辛苦,无私奉献的精神。
三、在这次下乡中,我深深体会到人与人之间重要的是要交流与沟通。虽然我和队友们都相处得和睦融洽,但是作为班主任,我没有和学生很好的交流和沟通,没有很好地抓住他们的心理特征去和他们融为一体,和他们形成一种很良好的师生关系。
四、我结识了新朋友,收获了新友谊,我们慢慢一点点地靠近,欢声笑语在流水间不断传唱。这次下乡活动加强了我和各二级学院同学的交流,互相交流了各自的专业知识,深深体会到他们的多才多艺。
五、积极主动为村民做好事办实事并得到一致赞同。秉承“传承大学精神,构建和而不同新农村”的精神,积极配合队长分配的任务做好相应的后勤工作的同时,我们也有机会帮助村民清洁公共场所、修理花草、搬走绊脚碍眼的石头、清理垃圾堆等等,美化农村环境,为村民营造一个环境舒适优美的公共环境。和队友们一起为人民服务,构建和而不同的新农村的精神得到了村民委员会和村民的一致认同,受到了他们的称赞。自己的内心也是美滋滋的。
暑假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讲是个难得的假期,它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也打开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为我们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下次的假期可好好珍惜哦!
志愿者日心得体会篇5
昨日下午,市人民医院21位爱心志愿者齐聚该院门诊大楼11楼,在经历了近两周的义工工作后,在此交流心得,记者有幸聆听了他们的心声。
大爷义工:
做义工是种享受
今年,市人民医院爱心志愿者中有位年长的老人,他叫余毛蓬,今年已经68岁了。最初,很多人都担心他吃不消这份工作,但两周过去了,老人依然面色红润地站在门诊大厅帮助来往病患,时不时还在每层楼间来回奔波。余大爷形容做义工就是种享受,“我也曾经在这里住院好几个月,对这儿的环境太熟悉了,所以能帮的我一定帮。”
作为这支义工团队的副队长,他每天都是最早一个上岗的,而且坚持全天都留在医院服务。记者也曾多次看到他一手拿着药,一手搀扶着病患的温馨画面。
除了周一至周五规定的工作日外,余大爷还在周六“加班”,到自己曾经住了两个月的十病区做义工。
男生义工:
思想蜕变懂得担当
在这批志愿者中的几位男生都是刚进入大学不久的。“这段时间下来,我开始变得外向,胆子也大了,因为我必须主动找需要帮助的病人。”交流会上,义工张文俊这样说,“我一直认为城里人讲文明,而农民没文化,但我看到的恰恰相反,我帮助过一些病患,在我的记忆里那些衣着朴素、一口乡下腔的农民都有说‘谢谢’,但一些城里人受助后扭头就走了。还有一些年轻人对我们的服务毫无反应,反而是年纪大的老人们会肯定我们。”
另外一位义工徐胜超在之前的劝烟工作中频频失败,他说接下来的一周还要继续这项任务,以维护好医院的健康环境,同时也训练自己与他人交流的能力。
女生义工:
医院就是一个社会
“医院就是个小型社会。”这是多位女生义工在交流中都提到的字眼。
陈雯雯是这支队伍的队长,这两周的工作让她体会最深的就是与人相处之道。“我记得刚上岗两天,我带一位73岁的老人去拍片,我们边走边聊,老人还说请我去他家吃饭。”陈雯雯说,“过了6天,这位老人又来了,他拉着另外一位义工说‘雯雯,你不记得我了吗?’。得知自己被人家铭记在心,我就有种满足感。”
义工沈璐讲述了几天前自己帮助的一位病患。“她是一位30多岁的阿姨,不久前一个人来做手术,过了几个小时,我看到她走出手术室就一直哭,我跟队长劝了她很久,结果她把遭遇全都向我们倾诉了。其实与年长者沟通是件利人利己的事。”
“这些天我遇到过病人不懂坐电梯,不懂如何验血,不懂拉化验单,需要帮助的人其实很多,义工这一角色很有存在的必要性。”义工周璟这样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