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会帮助我们有一个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记忆,我们在写心得体会的时候需要把自己的主观感受写出来,下面是52心得网小编为您分享的上初三心得体会优秀5篇,感谢您的参阅。
上初三心得体会篇1
随着中考的结束,一学期的班主任工作终于接近尾声。回首半年中,忙碌而充实,紧张而兴奋,疲惫又乐在其中。因为面临着毕业,面临着中考,学生和教师所承担的压力都非常大,看着自己三年的学生,平安快乐地走出校园,奔向新的起点,几许欣慰,几许失落。
在这一学期中,我按照学校工作计划,坚持以思想道德教育为核心,以教学为中心,开展班级管理工作。切实做到以德育人,全面发展,努力使全体同学在初中的最后一个学期内学有所成,学有所获。
一、抓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力求学习的目标明确
本学期时间短,任务中,活动多。因此在开学之初,我就着力抓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和他们一起算时间,算任务,及时稳定了全班学生的心理,使每个同学都明白自己的奋斗目标,在心中有了一个大略的计划。在随后的几个月里,我都及时注意学生的思想动向,和学生谈心,了解他们的想法,做好他们的思想稳定工作。出现了人心思稳,人人向上的可喜局面。自开学至今,流失的学生极少,不少学生的成绩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同学们对前途有信心,学习有干劲。
二、面向全体,不对每一个学生轻言放弃
九年级是初中的最后一年,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都是人生的关键。高中虽不是唯一的道路,但中考的成败却会影响到他们今后的人生。面对中考,他们或成竹在胸,或怨天尤人,或自暴自弃,或随波逐流,因此最重要的是要点燃他们心中的希望,相信自己,我能行。学期初的每一次班会,我告诉他们,只要努力,每一个人都能顺利升入高中,实现自己的梦想。当然高中的大门只会为勤奋的人打开,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因此在学期初一定要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并且一定要坚持到底,永不放弃。每次月考之后,针对学生中的进步、懈怠,及时激励先进、鞭策后进,让每一次考试都成为一针强心剂,一个加油站。
三、指导学习,采用全场盯防战略
毋庸回避,现在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很差,也许,他们都想努力学习,但很少有人能靠自己的毅力来坚持,所以就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才能保证学生的学习时间和学习质量。首先,制定详细的时间表,合理安排学生的学习、活动、休息时间;然后,全程监控,不给学生放纵自己的机会。也许,这样做不利于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但是没办法,非常时期,就得有非常策略。
四、赏罚有度,既不骄纵也不苛刻
我认为,九年级班主任工作最容易走进两个误区,一是放纵型,觉得已经是最后一学期了,学生马上离校,已经接近成年人了,所以对一些小错误也就视而不见,得过且过;此种策略最不可取,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小错不戒,必铸大错。二是苛刻型,遇事从严从重,上纲上线,不顾忌学生的感受,一棒子打死。因为学生从心理上和生理上已经是准成年人,内心渴望别人把自己当作一个成年人来看待,这样容易激起学生的逆反情绪,从而在工作中造成被动。我的原则是:
①进步的、优秀的一定要鼓励表扬,而做错了则一定要罚,决不姑息,要让学生懂得,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②就事论事,事后清零。无论对错,事情过后,就重新开始,大家还是一样的,错误不该累计。
事实验证,这种做法,还是可行的,学生既不会无所顾忌,胡作非为,也不会一失足成千古恨,给学生的心理带来阴影。
五、尊重理解,让每一个学生参与班级管理
九年级学生的自我意识已经很强,对事情有自己的判断和理解,有强烈的表达自己观点的欲望,所以在班级管理中,必须充分发扬民主,尊重理解每一个学生的愿望。班干部选举、参加运动会、班级各种制度的制定,都采用民主讨论,少数服从多数的方法,得到了全班同学的一致认同。
六、抓好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九年级,许多学生开始在思想上出现较大的变化。不少学生已经进入“青春反叛期”,他们常常自认为已经长大,对条条框框的限制约束表示很反感,因而在思想上有很多的麻痹松懈。作为班主任,我适时召开主题班会,让学生交流体会遵规守纪的重要性,从思想上给学生深刻的认识。我们对班级的每一个同学都以《中学生行为规范》严格要求,加强道德规范宣传教育,从小事做起、从自我教育做起,从对自己负责做起,养成爱他人、爱集体、爱学习、爱劳动、爱护公共财物的良好行为习惯,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在实际工作中,狠抓日常学习生活中不守纪律的现象。如课上睡觉,旷课迟到,打架骂人,不做作业,顶撞老师等行为。让学生“换位”思考,并积极教育引导。尤其针对九年级学生的思想复杂偏激、情绪多变的特点,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同学生交流谈心,排解问题。同时多观察,多调查,抓住事情的苗头,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燃。
七、鼓励鞭策,抓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后进生大致分成三种类型:一是学习差生,表现为无心向学,沉闷寡欢。二是思想品德差生,表现为沾染上不良风气,违反校纪班规,随心所欲,难以自控。三是“二合一”的双差生,人数不多,但负面影响很大。而这样的学生又以留守学生居多,家庭隔代教育不力,往往导致这些学生任意放纵。并且在大多时候又很难取得家庭与学校教育配合统一,对待这些学生更需要班主任倾注心血和爱心,使其转化。
我在差生转化工作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争取家长配合,发挥家庭教育作用。采取家访,召开家长会等形式,汇报学生在校的表现,争取家长支持配合。
2、对差生分层次、分类别教育。对待特殊的学生提出特殊的要求,并通过开展各类有益活动,发挥特长,转移兴趣。
3、尊重并激励后进生。尊重后进生的人格,以表扬为主,发现挖掘后进生的闪光点,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
4、致力学风建设,充分发挥先进群体对后进生的感染作用。
八、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
1、化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到了九年级,面对毕业升学考试,学生已经逐步摆脱幼稚和盲目,学习目的日渐明晰。班主任可以乘势开发学生求知上进的内在动力,分析形势,明确任务。引导学生自觉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法,教育学生要学会自我监控,自我指导,自我强化,自觉主动的钻研知识。只有化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学生才能积极拓展提升自己,取得长足的进步。
2、鼓励竞争,积极进取。没有竞争机制,集体便没有活力,个人便没有危机感,班主任应在班集体创造出强有力的竞争局面,用竞争激发学生昂扬的斗志,挖掘学生巨大的潜能。通过竞争,提高学习积极性,增强完成任务的紧迫感,有效提升学习效率,从而改掉学生拖拉懒散的作风。
3、让学生学会“会学”。“未来社会的文盲是没有掌握获取知识方法的人”,因此,我在日常工作中引导学生真正认识“会学”的意义,认识自学能力的重要性,用身边同学的成功经验启发学生,用自己亲身体会告知学生,利用班会和恰当时机,经常渗透学习方法指导。在学法指导上我既有整体上的指导,又注意个别指导,同时也创造条件进行学习方法交流,让成功学生谈经验体会,让学生在交流中吸收借鉴他人经验,改进完善自己的学习方法。
4、防止偏科,全面发展。时刻关注学生各学科的均衡发展,保持与各学科老师密切联系,随时把握偏科学生学习情况,和科任教师一起为他们出谋划策,排解困难,并利用课余时间个别辅导,以学生能更多地升入高一级学校为目标,引导学生不断强化薄弱学科,突破重点,帮助偏科学生建立自信,提升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以上是我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几点心得。班主任工作锁碎而繁多,它渗透在学生思想、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说不完道不尽。总而言之,班主任既是联系各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纽带,又是沟通学校、家庭、社会的桥梁,班主任既是导师又是慈母,既要顾全大局,高瞻远瞩,宏观引领,又要体察入微,深入角落,关心呵护,但愿班主任辛勤的汗水能浇艳学生成功的花朵。
上初三心得体会篇2
军训,一个能给人无形的压力的字眼,一个能影响人一生的字眼,一个很多人都向往的字眼。
还记得在第一次军训会操比赛时,由于站军姿时我的双臂没有夹紧,教官一下就把我的胳膊拽起来了,第二天被教官罚面对太阳站军姿,豆大的汗珠如同雨后春笋般地从额头上冒出来。顺着脸颊往下流,聚集在下巴处。由于地球具有引力和汗珠自身也有重力,再一次向下落,不过估计在落地的那一刹那就已经蒸发干了,我不能低下头!平视前方,是立正的基本姿势,而立正又是作为一名军人的基本动作。趁着教官巡视后排的时候,向上瞟了一眼。那个可恨的太阳似乎担心我们看不到它的强大,把它的能量发挥得淋漓尽致,风姑娘也迫于太阳的强大,都不知躲到哪里去了,唉,世间万物竟都是如此的现实,心中不禁发出这样的感慨。时间一秒一秒地过去(军训时间几乎都是以秒为单位),整个身子已经麻木了,只有脚底才有一种火烧的感觉,脑子里马上出现一种向前倒的意识。在向前倒的前一瞬间,我用余光向两边都看了一下,大家如我,我是很容易改变主意的人,马上又下了要坚持到底的决心。
虽然我们的军训没有部队里的正规、严格,但从中足可以让我们深深的体会到绿橄榄的真正内涵,真正感受到作为一名军人的酸甜苦辣,不觉心中油然而生了一种对中国军人的崇高敬意。
在我们感到疲惫休息的时候,总能看到教官搞笑的一面,在教官的引领下,我们每一个人的脸上都微笑着,这微笑的力量,感动了周围的一切,细细想想,幸福,快乐时常酿造着并荡漾在我们的心中,只要我们用心去体会,用心去发觉,便能找到瞬间的幸福与快乐。
严明的纪律,严格的要求,紧张的节奏,以及辛苦的训练,这就是军训生活的几大特点,掉皮掉肉不掉队,流血流汗不流泪的格言已经成为我心里面一个最具有震撼力的座右铭。
上初三心得体会篇3
不知不觉中,军训已经过去了,心中有种别样的感受,有些不舍,有些辛苦……军训,就像是一杯咖啡,涩涩的苦中夹杂着一丝香甜,缠绕舌尖,竟然人回味无穷。军训带给我们的是一场意志与毅力的考验,虽然有苦又累,但他却是让我们更加坚强。有句话说的好“吃的苦中苦,方位人上人”在为期五天的军训中,我们练就了一种坚持不懈的精神。
记得军训的那几天的我们每天早上天才蒙蒙亮就得从被窝里被捉起来跑步,然后再吃早饭,吃完饭又开始训。上午到12点,下午到从2点到5点结束,完了晚上还要练习炮兵拳,军训的时候天气也不怎么好。训练过程中经常刮风,冻得我们嘴唇都有些发紫,这一站就是一上午,但我们不曾有人倒下,因为学校主任在开营仪式时告诉过我们“坚持就是胜利!”虽然这句话人们经常说,但我却是认为这句话说的特别对,要想胜利必须努力。但是军训结束后,我们都特别的怀念那段生活。想想啊,一起在烈日下流汗,流泪,和黑黑的、帅帅的教官在休息时瞎掰,以及时不时的捉弄一下教官:趁教官不注意时做做小动作,真的很有意思,也很感人!
五天来军训的内容并不多,只是常规的军姿、转法、齐步走,正步走,但是从这不多的内容中,我们还是能看到并体会到军人的作风。严肃认真,雷厉风行,有板有眼,不放过任何小细节。一个简单的军姿,从头到脚都有要求:头要正,肩微向后张,挺胸、收腹、提臀、夹腿、两脚要呈60度夹角。从中我们能看到军人的细致认真,并且也体会到了细节的重要,队列中严肃认真,中规中矩,集体注意力,军令如山,雷厉风行。这样的军训,也使我们认识到了军队中铁的纪律,它的实行是不容折扣的。让我们体会到军人的严明的纪律性和说一不二的作风。
秋日的阳光是毒辣的,我们都面对阳光在站军姿。晒着眼睛都睁不开,身上就像被烤一样,偶尔吹来一阵凉风,咦~冷啊。这是我深有感触的。但无论谁都没有退缩,在跟大自然作战,整整站了半个小时。在站军姿中,大家付出努力越高就站得越好。齐步、正步等训练都是很耗体力的活动,只要认真去做就能走齐、跑齐。
军训中,做每一个动作的准确到位,都锻炼了我的意志,增强了我的韧性。观看了部队的军人的训练,那一排排的队伍犹如大树般伫立在草坪上,那一声声口令响亮的回荡在每一个人心中。口令变了,队形也变了,这就是军训,一次有组织性的活动。军训后的我们要有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一个队伍展现给别人的首先就是一种团结向上,整齐划一的精神风貌,所以就要求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有协作精神。当我们班迈着整齐的步伐走过领导台的时候,我深深地感受到军人的严肃、威武。正是我们的团队意识、协作精神,赢得了我们公司军训汇演的二等奖。
军训,相信经历过亦或没经历过的人对它的反应都是累、苦。确实,严格的军纪,说长不长时间的训练,炙热晃眼的太阳……这让我们这些一向坐在教里的人来说还真有点儿吃耐不住。但是经历过军训的人除了反应苦、累之外,相信还会另有一番感受,我就是这样。
不得不提的是在这七天中我还得到了另一份礼,一份真挚的`友谊。在军训的这几天中我们互相帮助相互鼓励,一起努力,一起分享快乐与汗水,这就是我好姐妹:刘京。要知道,军训的训练是让人十分吃不消的,相信大家十分清楚,你只要坐下,就不容易起来了,因为你的脚是特别疼的,所以每回我都会坐到地上起不来,但是刘京却十分理解我,只要一休息等到站起来的时候,她都会帮助我,拉我一把。这件事虽然小,但他却是我一直不能忘记的。或许也正是这份珍贵而炙热的情谊支持着我一路走过坎坎坷坷业余短短的五天并不能代表什么,但是那份携起手我们一起闯天下的情感却深深印刻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脑海。
我们的班主任老师是一个十分严肃的人,所以我们都很害怕他。但在军训的七天中我感受到了她对我们别样的关怀,女生嘴唇裂了,老师给我们拿来了润唇膏;同学们嗓子都喊哑了,老师给我们买来了西瓜霜喉片;在操练的时候,她在我们背后为我们加油呐喊;张华瑜肚子疼,老师在回学校的路途中细心照顾,后来回班级的时候差点晕倒在楼梯上面。是她,如同父母一般的关怀却有别于父母的溺爱。是她,用博爱的把自己的爱心分给每一个学生。是她,有时也会像父母一样恨铁不成钢的对我们叫骂。我们都知道她是一个坚强的人也是一个不服输得的人,仿佛是烈火一样的炙热,但在她坚强的外表下我也看到了一丝丝的脆弱,但却因为她是我们的领导者而依然挺立着。是毅力,也是意念使她坚持着,坚持和我们一起接受着残酷的考验,于是我们在她的带领下挺过来了。不经意之间我看到了她嘴角一丝欣慰的笑,也正是这微笑感染了我们每一个人。是的,在我们面前她必须装的严肃,也是老师的身份使她必须扮演一个残酷的角色。但是我们却在那校中看到了一丝温暖,足以融化一切的温暖,我们会为了那微笑而努力,努力让她在阳光下以最灿烂的样子绽开。
军训虽然结束了但它真的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锻炼过程。在军训过程中,劳累紧张的训练不仅减轻了我们的学习中的情绪,消除了我们的陌生感,锻炼了我们吃苦以及团结协作的能力。而且通过学习军事理论也让我们懂得了军训的意义,增强了爱国意识,也让自己多了一份责任感,感觉自己需要更努力。还有一份深情一份感动和一份理解,在我们身上寄托了太多太多人的期望,他们为我么付出了很多很多,却不需要任何的回报,我想这是一份寄托让我们为了未来而努力,五天也许不算什么,四年也可以一晃而过,但只我们们努力,只要我们可以坚持,明天的天下就将在我们的脚下!
上初三心得体会篇4
一、突出人文性,但不能淡化工具性。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新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人文性因素放在教学目标的突出地位,突出了语文教育应有的丰富内涵,充分展示语文自身的无穷魅力,还语文以本来的面目。
但要注意的是教学中我们在突出体现语文人文性的同时,不能忽视其工具性,应当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水乳交融。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相辅相成的,是高度统一的。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根本在听说读写,是听说读写之内的挖掘与创新,而不是游离于听说读写之外的花样翻新。
时下语文课堂中的有些做法值得反思。有不少老师认为,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是在削弱基础,淡化知识。课堂上特别重视对语文人文精神的挖掘,但对字词句等基础知识教学,几乎没有提及,有的教师甚至认为搞这些教学就显得落后、过时,平时教学不重视了,上公开课更是不教这些不能“出彩”的“添头”。课堂教学热热闹闹,教学形式变化多样,可就是听不到朗朗读书声,看不到对语言文字的揣摩品味,欣赏不到对优美精彩文段的必要的独到分析见解,没有了必要的训练,缺少了必要的积累,短短的课文学生读起来结结巴巴。试想,如果一个学生连一些极常用的字词也不会读,不会写,一写作文就是错别字、病句连篇,那么即使他文学感悟力很强,也是难以表达出来的。如果我们的语文课堂长期如此,少了听说读写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训练,那么可想而知其他的一切活动也都将成会空中楼阁。
因此,教学中要扎扎实实抓好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和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把提升人文素养渗透于扎实的语言文字的训练之中,真正做到了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才有可能实现。
二、强调自主性,但不能放任自流
新课程下的教学设计注重生成与建构,淡化预设与讲授。课程改革要求课堂教学要体现以学定教,因需施教,增加灵活度。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组织课堂教学,把主要的时间让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把语文课堂交给学生”,许多教师经过短暂的困惑后马上接受下来并付诸实践:既然要把课堂上的时间交给学生,岂不正好解放了自己吗?于是出现了一种我们不愿意看到的现象:老师讲授少了,课堂上乱烘烘的讨论看似热烈却没有主题,学生海阔天空胡言乱语还受表扬说有创新。课堂上教师淡化出场,一切让学生自己说了算。如在文本的诵读与理解中,在没有充分引导虚设情境的情况下让学生“想读哪一段就读哪一段”,“想和谁交流就和谁交流”,“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交流读书感受”,而教师又不能及时发挥主导作用,一堂课给学生大量的时间自读,终结是:甲也正确,乙也不错,丙很好,丁真棒。整堂课学生跑野马,想说啥就说啥。一节课上完了还弄不明白老师想在这节课上完成什么任务,达到什么目标。
教师引导孩子积极发表自己的想法是好的,然而语文教学长期的“多样性”“模糊性”“独特性”会给学生什么样的影响?”长期“不假思索地说”,“无根据地说”,“任意地说”,“编造着说”,“不负责任地说”,致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新的误解,不少学生无所适从、无从下手,表面上获得了自由,实际上却是“放羊式”的放任自流。
因此,要使课堂高效,学生的“自主”一定要与教师的“主导”有机结合。教师要具备在课堂上进行“二度备课”的能力。
三、鼓励合作学习,但不能忽视独立思考
提倡学生的合作学习不能忽视学生的独立思考。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被老师们广泛采用。那种人人参与、组组互动、竞争合作、时有思维碰撞火花闪现的课堂确实能给人以享受与启迪。
实施合作学习是有一定条件的,要以学生个体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为前提。
而时下不少教师片面地理解合作学习,追求所谓小组学习的形式,做无用功的甚多。在学生没有充分阅读、思考的情况下进行合作学习,由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不深入,认识也不很深刻,小组合作加工整理的结果与所得也是肤浅的、片面的,这样的合作只是为个别优生提供展示的机会。有的把合作讨论当作学生活动的唯一形式,一堂课下来,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收效甚微。有的教师不管在公开课还是平时教学动辄就安排四人小组讨论,不管内容有无讨论的必要,有些甚至一节课讨论到底。也有的教师让学生合作学习,但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看到一两个小组有结果就匆匆收场,完成一次合作。在合作学习中,还经常看到如下场面:1、小组中有一个成员在权威地发言,其他成员洗耳恭听,汇报时当然也是小权威的“高见”。2、小组成员默不作声,自己想自己的。3、小组成员热热闹闹地在发言,但没围绕主题,讨论时气氛热烈,却没解决实际问题。以上种.种的合作学习,未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表面上看热热闹闹,实质上是流于形式,收效甚微。究其原因,是教师没能真正理解合作学习的含义,未处理好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的关系。
语文课堂少不了品读,感悟,玩味,思考。语文课“心动”比“形动”更为重要,有时“沉静”比“活跃”更有效。见问题就讨论,动不动就合作的语文课堂只能是华而不实的泡沫语文课。
我们要倡导在自学、自悟基础上的各种形式的合作学习,通过互相启发,共同探究,培养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只有在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才能使他们互相取长补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因此,教师要精心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一要组织好学生自学,使每个学生都能独立思考;二要组织好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技能,教给合作的方法,重视对合作学习的评价,做到互动学习与个别辅导相结合;三要组织好全班交流,在交流中加强引导,全面实现教学目标。
上初三心得体会篇5
转眼间,寒假过去了。在这个寒假里,我有很大的收获。
以前,我虽然不是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但是我还真没动手做过几次家务。今年寒假刚开始,妈妈叫我做家务。我想:太棒了,终于可以“大显身手”了。我说:“好,等我写完作业。”
过年那天,我把窗户擦了个遍。除夕前一天,妈妈对我说:“你要自己包饺子。”“ok!”我爽快地答应了。嘴上说很简单,做起来就难了。妈妈早已和好面,切成块了。我把一块一块的面团成圆形,再一个个压扁。我拿起擀面杖就开始擀。擀好后,我左手拿起一个饺皮,右手拿起筷子,把馅摁进去,变成了瓶子一样的形状,然后把边儿捏紧,防止漏馅。
“捏的真像死老鼠啊!”我不禁说道。“第一次捏,已经很好看了。我捏的也像死老鼠。”妈妈安慰我说。我仿佛一瞬间忘记了所有烦恼,开心地大笑起来。吃着自己包的饺子,感觉格外香。
过年,当然少不了压岁钱咯。姑姑说:“给你发的红包收到没?”“姑姑,你给我发红包了吗?”我说。“当然,快上去收。”姑姑说。我说:“知道了。”说完,便飞奔到妈妈手机身边,打开微信收款了。今年,我的压岁钱没被妈妈收走,再加上我以前攒的钱,有1000多元了。
包饺子让我懂得有劳动就有收获;收压岁钱让我体会到来自亲情的温暖和感动。这个寒假收获可真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