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心得体会的文字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梦想和愿望,心得体会有助于改进人际关系,因为我们更了解自己和他人,以下是52心得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卖西瓜心得体会5篇,供大家参考。
卖西瓜心得体会篇1
相信大家都知道西瓜虫吧!下面我就向大家详细介绍一下西瓜虫。
星期六下午,我在自家小区的草丛里抓来了一只西瓜虫。它可爱极了。我用手一碰,它身体一缩,就变成了一颗圆溜溜的小球了。然后,我把西瓜虫放在桌子上,拿一根长长的吸管放在它的触角前,它先用触角试探了一下,觉得很安全,然后就慢悠悠地爬了过去。可一不神,吸管滚动了一下,西瓜虫也掉在了桌子上,摔了个四脚朝天,还真有趣呢。
我想看看它到底长什么样,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它长着一对黑溜溜的小眼睛,一张像螺旋浆一样的小嘴巴,我把它翻过来观察,它有七对足,脚上有倒钩,所以它爬行的时候不会从墙上掉下来。可是我看来看去没有看到它的耳朵长在哪里。我又把西瓜虫放在桌子上,用手一敲桌子。咦,西瓜虫竟然缩成了一团,好像听到了什么似的。西瓜虫有耳朵吗?我半信半疑,于是我在西瓜虫后面大声喊:“西瓜虫,西瓜虫,快快变西瓜。”可是,任我怎么喊,它还是老样子,不理我。后来。我查了资料,西瓜虫是没有耳朵的。刚才我敲桌子时,它不是用耳朵听到的,而是用身体感觉到震动的。
通过这次观察西瓜虫,我觉得科学就在我们身边,要我们去观察,去发现。
卖西瓜心得体会篇2
放学后,我还是和往常一样,在楼下的院子里面玩。可是有一天下午我却发现了一个“小球”,在地上滚来滚去。西瓜虫这个名字一定不陌生,它还有另一个名字,叫鼠妇。
西瓜虫长约1厘米,而这只有1。5厘米了,大概块头比较大吧?如果你仔细看,还会发现它有2对触角。它很会变,有时朝天,几只脚不停地晃动;有时蜷缩,一条条白色的体节与或黑或蓝的身体称在一起,活像个“迷你小西瓜”。我想了一个主意,把西瓜虫买进一个小坑,大约有1厘米深。我先拿一支铅笔,轻轻地把它波导小坑里,再用一些土灰洒在坑上,把坑堵上,想,哈哈,这下它绝对出不来了!我蹲在坑边,仔细观察。十秒……二十秒……三十秒……啊,土开始松动!不一会儿,触角和小脑袋也探出来了,只有脚和身子还在里头。我十分惊讶,又把坑重新堵上,可它依旧爬了出来。最后一试时,我把坑挖到更深,又把它拨进去,盖上土灰,并压实了,再放上一颗小石子。我想,这回它就是力气再大也出不来了。但是我又想错了,几十秒钟后,石头和土灰有开始松动,用了不到3分钟,它爬出来了!它爬出来了!它从这坚不可摧的小坑里爬出来了!这真是一个奇迹!而且,它还活灵活现、安然无恙地爬来爬去,滚来滚去。我明白了,动物们也有生命,也只有一次。它们也像我们人类一样,珍爱生命。
这个西瓜虫也是珍爱生命的,为了生活下去,它坚持不懈、顽强拼搏。我们要学习它们,珍爱生命,才能生活得更好!
卖西瓜心得体会篇3
星期天,我和妹妹一起去外面玩。在公园好无聊呀,突然,我想起附近有一棵树,我拉着妹妹跑了过去。没过多久,我就已经站在树上了。我骄傲的说:“你敢爬么?”“怎么不敢了?”妹妹天真的答到。但她要求我再示范一遍给她看。当我打算爬第2次的时候,突然发现了西瓜虫!我先是一声尖叫,然后跑得远远的。
妹妹从树上取下西瓜虫,放在地上。我慢慢靠近,看见妹妹用一根树枝逗它。我渐渐来了兴趣,我也拿来一根树枝。我发现,它的壳和龙虾的壳很相似,一层层的,当然,它的腿很多,如果要穿鞋的话,至少要半天!西瓜虫似乎很胆小,轻轻一碰就卷成一团,好像一个皮球。我和妹妹把它推来推去,玩的不亦乐乎。过了10分钟后,我们回家了。
回到家,请教完电脑老师后,我明白了:鼠妇的种类较多,它们身体大多呈长瓜子形,长5—15毫米,背腹扁平十分显著,呈灰褐色、灰蓝色;受到惊吓后会卷曲成团,是草食的陆栖类群,口器是咀嚼式口器,为甲壳动物中唯一完全适应于陆地生活的动物,不属于昆虫。鼠妇用腮呼吸,而腮只能在湿润的环境中运作,所以鼠妇居住在潮湿的地方。从海边一直到海拔5000米左右的高地都有它们的分布。第一触角短小,后7对胸肢变成步足,血呈白色。
看来,这次没白玩呀!
卖西瓜心得体会篇4
今天下午,老师安排我们几个女生去帮一年级的新生大扫除。正当我们卖力地清扫着墙根儿的落叶时,一个充满惊喜的声音喊道:“西瓜虫!快看,这里有西瓜虫!”
“西瓜虫?一群小虫子而已,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我听同伴嘟囔着,脑海中不禁想起我在幼儿园时第一次发现“西瓜虫”的情景:草地上,十几个孩子围成一团,专心致志地看着“调皮大王”淘淘发现的不速之客——西瓜虫。它的全身是灰黑色的,身子宽宽的,扁扁的,背上披着一层硬壳,壳上有一条条清晰的纹路,身下有很多小腿。也许是因为受了惊吓,也许是并不欢迎我们的参观,只见它慌里慌张地东一头西一头地逃着。淘淘伸手想去捉它,可没想到西瓜虫立刻就蜷成一团,一动也不动了,真像一只微缩小西瓜。
“我知道它有七对脚。”“你知道为什么一碰它,它就缩成小球吗?”“这样滚得快!”“不对!”……不远处的一年级新生们正在七嘴八舌地争论着,童心大发的我不由得大声插了一句:“这是昆虫自我保护的本领,它是在假死呢!”当年幼儿园老师告诉我们的答案,没想到现在派上用场了。看着他们好奇而又有些羡慕的表情,我的心里美滋滋的。
小小的西瓜虫,带给我们多少乐趣啊!
卖西瓜心得体会篇5
砧木选择的依据砧木与西瓜的亲和力强。才能保证嫁接成活率高,嫁接成活后植株生长健壮,发育良好,不易出现结瓜期急性凋萎现象。
对西瓜的品质和风味影响小。不易出现厚皮、空心、黄筋、口感变差等不良现象。目前生产上常用的西瓜砧木主要有南瓜、瓠瓜、葫芦。
插接法
插接法又叫顶插法。所用工具有竹扦(一头削成稍扁的锥形,一头铲形,宽2~3毫米)、刀片、酒精和药棉。竹扦和刀片应始终干净,并每用 1次用药棉沾酒精涂抹消毒1次。
嫁接时先用左手中指和无名指夹住砧木苗下胚轴,食指从一侧顶住生长点,右手拿竹扦,用铲形一端将砧木生长点从两子叶之间平 铲去,然后用竹扦的另一端,在铲去生长点的伤口处靠近一片子叶稍向斜下方插,插成深约1厘米以上的孔。
砧木扎好孔后,马上用刀片将西瓜苗从下胚轴基部切 下,然后用左手中指、拇指轻轻捏住两片子叶,食指托住下胚轴,右手持刀片将下胚轴一侧斜向前削,削好后转动幼苗再削,然后再转动再削,最后使胚轴前端削成 楔形,长约1厘米(使之稍短于钻木上的插孔),随即把接穗插入钻木的扎孔中。
注意,接穗子叶与砧木子叶成十字状;接穗下插要深,除将接穗刀口全插入砧木外,还应将接穗带皮部分插入一点。这样可减少伤口水分散失,提高成活率。
劈接法
本方法所需工具除插法相同外,还需塑料夹。嫁接时也是先将砧木生长点用竹扦铲掉,然后用刀片将下胚轴一侧上向下劈开长1~1.5厘米的 切口。切口深约为下胚轴粗的2/3,不要把下胚轴全部劈开。
紧接着削掉接穗的根,将下胚轴一边削一刀,削成楔形。楔形横断面为三角形,一面仍带有下胚轴表 皮。最后将带皮的一面朝外插入砧木,再用夹子夹牢即可。
靠接法
如果砧木是撒播育苗的,嫁接时需将幼苗起出来,如果是育在营养钵或土块中的,则连营养钵或上块起出即可。嫁接的一第一步是选择大小差不多的两棵苗子进行嫁接。
第二步是将接穗靠近上半部用刀片向上斜削一刀,深为下胚轴粗的2/3,长约1厘米以上。
第三步是将砧木生长点用竹扦铲掉,并在下胚 轴相应部位用刀片向下斜刀,切口深为下胚轴粗的2/3,长约1厘米以上。最后将接穗与砧木嵌合在一起用塑料夹夹好,并将接穗苗根埋到土里。靠接法是目前成活率最高,最适合北方使用的嫁接方法。
嫁接后的管理
保温
嫁接后前3天棚内温度白天28~30℃,夜温20℃左右;3天后苗床温度保持白天26~28℃,夜间17~18℃;一周后嫁接苗基本愈合,进行低温炼苗,白天温度25℃,夜间温度15℃,10天后按普通苗床进行温度管理。
保湿
嫁接苗置于苗床后应浇透底水,密闭拱棚2~3天,保持棚内空气湿度在95%以上。约一周后嫁接苗基本成活,可按正常苗进行湿度管理。
光照管理
嫁接后苗床用遮光物覆盖,防止植株因高温蒸腾过强而引起萎蔫,3天后可早、晚揭去遮光物,之后视苗情逐渐增加光照,延长见光时间,先是散射光、侧面光,逐渐增加见光量,1周后可以完全撤去遮光物。
通风换气
嫁接后头两天,苗床需保温保湿,不能通风;3天后早上、傍晚可揭开薄膜两头换气1~2次;5天后嫁接苗新叶开始生长,应逐渐增加通风量;一周后嫁接苗基本成活,可按一般苗床进行管理;20天后可以定植到大田,定植前应炼苗3~5天,防止嫁接苗徒长,使嫁接苗适应定植环境。
促伤口愈合,提高抗性嫁接后由于产生伤口,伤口容易感染病菌,可以喷施卫福1000倍+益微750倍+萃丽750倍,促进伤口愈合,预防病原菌的侵染,同时提高西瓜苗的抗逆能力,加速缓苗。
嫁接苗成活后的管理
砧木切除生长点后,若仍有侧芽陆续萌发,应及时抹除,以防消耗苗体养分,影响接穗的正常生长。抹芽动作要轻,以免损伤子叶和松动接穗。应根据嫁接苗成活和生长状况,进行分级排放,分别管理,使秧苗生长整齐一致,提高好苗率。
一般插接苗接后10~12天,靠接苗接后8~10天,即可判定成活与否。靠接苗成活后,即可切断接穗接口下的接穗幼茎。为防止断茎过早而引起接穗凋萎,可先做少量断茎试验,当确认嫁接苗完全成活后,再进行全部断茎。取下嫁接夹收存,以备再用。、
内容来源:家园农业 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