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好心得不仅是为了记录自己的收获,更重要的是提升我们的语言组织和写作能力,心得体会是让我们将自己感悟记录下来的文体,以下是52心得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励志故事的心得体会5篇,供大家参考。
励志故事的心得体会篇1
我曾经招过一名经理。她面试时,无论在哪方面都表现得非常出色。我对hr说:“这个人才我势在必得。”但当我看到她原有工资时我惊呆了,低得让人难以置信。很明显前一家公司在待遇上对她不公。
她加入我们公司后,果然不出所料,表现得非常优秀。我们熟了后她对我说,很感恩公司对她的器重,给她公平的待遇。我问她,原公司的工资那么低,为什么还做了4年之久?
她说,她作为管培生从外地来到公司总部,从业务代表做起一步步做到经理的位置,在公司的产品大卖上做出了很杰出的贡献。但是公司鞭打快牛,认可她却一直不给她涨工资,她感到非常委屈,哭了很多回,也曾无数次想过辞职不干。
可是她并没有任性赌气,依然十分努力地工作。她觉得一方面在公司还能学到很多东西,另一方面,她相信当自己羽翼丰满后,一定会找到赏识她的伯乐。所以她不断地努力,提升自己的实力,并积极寻找新的机会。最后她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目标。
励志故事的心得体会篇2
经过三天时间看完了《铁人》这部经典影片,对60年代的石油工人王进喜的事迹铭记在心。其实很小的时候,就对60年代的石油工人王进喜的事迹有所耳闻。王进喜是工人阶级的标兵与楷模,并在我的心目中树立了不折不扣的英雄形象。观看《铁人》后,我对铁人王进喜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下面简单谈谈我看完这部电影的感受。
影片《铁人》是第一部把被主义塑造出来的英雄人物当成真实的人来拍的电影,导演用老电影的方式向我们讲述了上个世纪60年代以王进喜为代表的中国石油工人在环境极端简陋的条件下展开的大会战。在一幕旧时的火车站里,驶入一列破旧的火车,高耸入云的石油井架,身穿棉衣、头戴翻毛棉帽的石油工人,王进喜和他的1205钻井队等等映入眼帘,
历史仿佛再一次通过银幕在我们面前重现。
铁人王进喜和他的工友们每天都在那昏暗简陋四处透风的工棚下,冰天雪地的自然环境里,超负荷的体力劳动,每日只有半斤定量的口粮,就是在这样及其恶劣的条件下,用人拉肩扛的方式竖起了石油井架。打井缺水,他带领全队人马从几公里外的地方砸冰取水,没有吊车,拿自己的脊梁当吊车。
片中有一幕戏,使我至今难以忘怀---在钻井发生井喷之后,王进喜大吼一声,跳进泥浆池里充当人肉搅拌机。看到这里,我被此幕所感动,他的忘我拼搏、无私奉献,不惜以牺牲个人生命来保卫国家油田的精神深深地震撼了自己。
?铁人》中的王进喜是一个并不完美的英雄,它体现出那位60年代王进喜只是个普普通通的出大力、流大汗的基层师傅,他爱骂人,急了还打人,脚砸伤了会疼,肚子饿了也会腿酸胳膊软,塑造了一个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工人阶级形象。
影片中还有另外一位主人翁,他就是刘思成。做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庆石油工人的后代,同是楷模的他,在物欲横流的新时期,对着茫茫无际的戈壁,干着每日重复枯燥的工作,他困惑过,彷徨过,甚至怀疑自己得了心理疾病。但是,就在工友失踪的突发事件中,他毅然踏上了寻找工友的征程。这样一段故事的穿插,王进喜和刘思成在精神状态上是一脉相承的,或者说借助刘思成的父亲隔代抽象的传承下来,暗示着我们铁人精神依然存在,在新时期的石油工人身上得到传承和延续。
在那食不饱穿不暖、环境很残酷的岁月里,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石油工人们,他们的理想和目标就是振兴国家的石油事业,为此可以不惜牺牲个人生命。看完影片,回过头来看我们,在经济危机时刻,在企业举步艰难之际,这种铁人精神不正是我们需要的吗?让我们大家向铁人王进喜学习,拿出铁人的干劲,拿出铁人的坚韧不屈、艰苦奋斗、不肯服输、忘我拼搏、无私奉献的精神,与企业同舟共济、共渡难关。
励志故事的心得体会篇3
一团和气,混吃等死
前几天,和隔壁部门老大聊天,说起这么多年见过公司里最毒的员工,大家不约而同地说起一类人:一团和气,混吃等死。
公司有个前同事,就是这类人,公司的交际花,跟谁都能玩,一到下班就是各种约饭,可偏偏心思不用在工作上,能混日子绝对不认真做,用她的话说,能过得舒服一点,何必那么累呢。
人际上是如鱼得水,可是工作上的各种篓子,让领导大为恼火,裁员计划一出来,第一批就有她。
这样的人其实挺傻的,和气是职场最没用的东西,你不是来交朋友的,更不能靠混就活下去。
最近看了部日剧,《卖房子的女人》,女主三轩家万智是全日本最强的房屋销售,在她的世界里,没有卖不掉的房子。
很多人觉得做销售,一定要八面玲珑,和谁都能打成一片。
可女主在办公室的状态其实很恐怖。每天对着电脑查资料,从不和同事寒暄瞎聊,对自己要求严格到变态。
同样,她也不允许下级混日子,不同意同事混到下班铃一响就逃之夭夭,不能忍受新同事打不起精神,一点小事就精神崩溃,所以,一遍一遍冲他们发火大叫。
这种人我身边也有不少,她们看似不合群,却是老板眼里最靠谱的人。
你不必让所有人都喜欢你,但你必须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没有真本事,想靠年龄上位,永远没有出路。
说了这么多,无非是想提醒大家,要学习自省,初入职场,穷是普通困境。可工作10年,你还是穷,就只能从自己身上找问题。
职场有很多不公平,也有不少倒霉事,但你一定要足够清醒,没有一种成功会水到渠成,你必须足够优秀才能和世界谈判
励志故事的心得体会篇4
一个在上市公司做策划总监的朋友老吕告诉我,他能有今天,全靠当初一份会议纪要。
老吕当年刚到北京工作时,野心勃勃地应聘到一家广告公司做策划。因为资历太浅,策划经理只是派给他一堆整理文件、收发快递的打杂活儿。
老吕不但高高兴兴把这些琐碎活儿都接应下来,还在公司前台那加放了一个快递架,按照工位区给每层做了对应标签。之前大家来找快递的时候都是蹲在地上找半天,狼狈不说,还经常翻乱。这下,所有人拿快递的时候都对老吕连连称赞。
后来,一个甲方公司召集了三家广告公司在会议室比稿,老吕被经理带去旁听。回来以后,公司突然接到甲方电话,委婉地问老吕公司会议录音是否还在。
老吕后来才知道,那天甲方公司内部因为一个问题起了争执,但录音笔正好坏了,想着或许来比稿的广告公司能有备份录音做个证据。
老吕不但拿出了录音,还把每一项工作对应的责任部门、责任人全给列成了表格给甲方发了过去,比任何一家公司都快。因为他平时为了方便各个部门做计划,早就养成了这种把会议纪要内容分离出一份细致表格发给各个部门经理的习惯。
甲方当时就单独约了老吕,诚心邀请他来甲方公司任职。之后老吕在甲方公司如鱼得水,一直做到策划总监。
不少人都有眼高手低的毛病,看不上端茶倒水,看不上机械重复,却从未想过,即便是看上去再没有意义的工作,也能分出个高下来。重要的不是你在做什么工作,而是你对这份工作到底持有一种怎样的态度。而你的工作态度,决定了你是否配得上更好的工作。
能把不喜欢的工作也做好,是一种高级的修行。这一路能赐予你的,何止是更好的机会,更是过好任何一种人生的能力。
励志故事的心得体会篇5
人分四类:
1、有钱有闲;
2、有钱没闲;
3、有闲没钱;
4、我们。
我们一无所有,如果抱怨满怀,不仅一无所有,还一无是处。
一位朋友很拼,有人认为他的努力不值,因为他的所得看上去远远对不起他的辛苦。
面对质疑,这位朋友说:
最开始的努力一定是收效甚微的,但是,我相信,我的下一代,他继续努力变化会越来越大,如果我现在放弃,他的未来只能更加沉沦。
是的,当你身处低洼,脚踩淤泥的时候,你努力的意义,也许在你的下一代身上才能体现。
富人的富有,表现在不仅拥有外部资产和资源,还有全局思维和卓越见识。
穷人没有钱和资产,想改变,必须从自己的大脑开始。
人生就像一场密室逃脱,我们身处夹缝,彷徨、思考、尝试、挣扎。
你若不是出身富贵,勤奋和勇敢是你唯一的机会。
人在职场飘,终归会挨刀。
和996对抗,最先动摇的,一定是那个最需要钱的人。
彻底摆脱996的办法,是让自己变得无可替代。没有资本,你就得通过努力去获得和别人谈条件的资格。
对于寒门来说,实现这一目标的最好方法,依旧是985+996。
这条路真的很难,但对于没有阳光的人来说,灯光就是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