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篇

时间:2022-12-20 作者:betray

教案在编写的时候,大家需要考虑与时俱进,新学期教学工作开始前,教师一定都做好充足的准备,那么是时候写一份教案了,下面是52心得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篇,感谢您的参阅。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篇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1

教学目标:

使学生初步学会利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使学生进一步感知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学会利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引导学生探索解决乘除两步应用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探索解决乘除两步应用题的方法。

教学准备:主题图或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今天,让我们一起到儿童商场逛一逛。出示例4的主题图。

问:你们瞧,这个柜台里有什么?

学生观察主题图后回答。

?设计意图】:把学生带入商场,身临其境,提高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教学例4。

(1)、出示情境图:从他们的议论中你知道了什么?

(2)、学生观察情境图,找出里面的数学问题。

(3)、小明想买5辆小汽车。,应该付多少钱?

引导学生得出:12÷3=4(元)是求1辆小汽车多少钱。因为要知道小明买5辆小汽车应付多少钱,必须要先知道1辆小汽车多少钱。

(4)、鼓励学生再提出问题。

2、小结: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把探索知识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通过思考、讨论、交流、汇报的形式,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为学生提供选择的空间,引发主体意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拓展应用

引导学生完成练习七第1题。问:要完成这道题必须先知道什么?

引导学生完成第2题。

教师巡视。指名汇报并说说是怎样想的。

?设计意图】: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巩固并掌握利用乘法和除法的实际问题。

四、课堂总结。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2

教学 目标

通过“拨一拨”、“数一数”及“数学游戏”等活动,激发读数写数的兴趣。

1.通过在计数器上拨珠等活动,了解万以内数的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

教学 重难点

读数写数的方法。

教学 准备

教具:投影片、计数器

学具:小计数器

课时1

教学过程

切入举偶

谈话引入。一百是几位数?你还知道向这样的三位数吗?请你举几个这样的例子说一说。除了三位数,你还知道几位数?请你举几个例子说一说。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这样的数。

对话平台

玩中学

1.拨一拨

通过在计数器上拨一拨,学会数数、读数和写数。

(1)读、写三位数。

完成拨一拨(1)。

(2)学习四位数及末位有零的数的读写。

完成拨一拨(2)

(3)你拨我写。在同桌之间进行。

2想一想读书和写数时要注意什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

学中做

1.完成试一试(1)。

2.完成试一试(2)。

3.完成试一试(3)。

练一练

(1)完成练一练1。

(2)完成练一练2。

(3)完成练一练3。

(4)完成练一练4。

板书设计

拨一拨

29830238004100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3

【学生分析】

1、学生已有知识基础。

学生是在学习了百以内的连减运算,万以内数(三位数)的减法运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并且对于简单的加减混合的应用题有一定的练习基础,因此,学生能够结合具体的情景应用连减或者分步计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连减问题。本课中,要通过学生与他人合作,培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能根据实际的情况对算法进行择优选择。

2、学生学习该内容可能的困难。

学生对三位数加法、减法的计算不够准确,运算速度慢,导致在连减计算中,出现错误。

【教材分析】

教材创设了“运白菜”的情景,教学时,教师应该启发学生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连减问题,并解决问题,提倡方法的多样性,并运用学会的知识正确计算。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结合“运白菜”的情境,发展提出问题、运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会在实际的运算中实现算法的优化,渗透简算意识,提高计算技能。

2.过程与方法:

结合具体情景,探索连减的多种方法,并能灵活运用这些方法进行计算。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学习数学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激发探索欲望,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

探索三位数连减的不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根据算式特点灵活选用计算方法,实现算法的优化.

【教具准备】

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新朋友,你知道它是谁吗?(海宝)对,它就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吉祥物海宝。2010年的世界博览会于5月1日-10月31日在上海举办,有2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将围绕“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主题来展示各国的技术和商品,而且有异彩纷呈的特色表演。这是中国馆、以色列馆、波兰馆……。你们想去参观吗?淘气和笑笑也准备去博览会上长见识。不过,他们在去之前,先来到了菜地里,准备选一些优质的白菜运往上海世博会的餐馆里,为来自五湖四海的国际友人提供绿色、健康的食材。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关于运白菜的数学问题。(板书:运白菜)

【设计意图:从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内容为切入点,引出教学内容,可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索新知。

1、(出示教材情景图)

师:从这幅图中你都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谁能把这些信息完整的说一遍。

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谁能把这道题完整的叙述一遍。

师:你们会列式吗?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列出算式。谁来说怎样列式?

指名回答,教师同时板书:

850-288-256850-256-288850-(256+288)

师:这道题先算什么?850-288算的是什么?再算什么?得出来的结果是什么?

第二、三个算式方法同上,说明算理。

师:同一道应用题我们用三种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那么它们的计算结果一样吗?请同学们把你刚才列的算式用脱式计算出来,并列出竖式。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低年级的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零散的、不系统的,思维单一,语言不完整。教学中应注重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述,在这里我让学生用完整的话来叙述数学信息,用完整的话来叙述题意。通过学生列式计算,使学生体会到解决“运白菜”这个问题可以有多种不同的方法。】

2、比较。

(1)比较850-288-256和850-256-288。大屏幕出示:

讨论:①比一比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②想一想这个算式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

同桌两个先互相说一说。指名汇报。

相同:①得数相同;

②三个数相同;

③每个算式中都有两个减号,它们都是一个三位数连续减去两个三位数。

师:对,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探讨的内容:三位数连减。(板书课题)

不同:在实际计算时,第1道题先减288,再减256,而第2道题先减256,再减288。

师:通过对比,你觉得这两个算式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说一说哪两个算式相等?

师:你说的真好!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也可以先减后一个数,再减去前一个数,这两个算式是相等的。

同时板书:850-288-256=850-256-288

(2)比较850-256-288和850-(256+288)。

师:说说你有什么发现?同桌两个讨论,交流。

相同:得数相同,三个数相同。

不同:在实际计算时,第一个算式先减256,再减288;而第二个算式先算后两个数的和,再用第一个数减去它们的和。

师:通过对比,你们发现了什么?

师: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用第一个数减去它们的和,这两个算式是相等的。

同时板书:850-256-288=850-(256+288)

师小结:现在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我们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同一个问题我们用了三种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通过比较我们发现三位数连减即可以按照原有的运算顺序来进行计算,也可以用总数先减去后一个数,再减去前一个数,还可以先把后两个减数相加,再用总数减去它们的和,这三个算式是相等的。请同学们把这个等式读一遍:850-288-256=850-256-288=850-(256+288)。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引导学生发现:850-288-256=850-256-288=850-(256+288),从而掌握三位连减的不同的计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

1、出示:436-179-36

师:同一个问题我们可以用多种方法来解决,那么同一道题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进行计算吗?这道题你会算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要求脱式计算。

展示学生的不同做法。对采用竖式计算的学生集体订正。

436-179-36436-179-36436-179-36

=257-36=436-36-179=436-(179+36)

=221=400-179=436-215

=221=221

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师:比较这三种算法,你觉得哪种算法更好?为什么?

师:你观察的真仔细,发现了436和36这两个数的尾数都相同,先计算436-36可以得到一个整百数,这样计算比较简便。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计算436-179-36,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解决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方法来进行解答,通过比较算法,起到了优化算法的目的。】

出示:436-142-58

师:仔细观察这个算式,先想一想怎么计算比较简便?然后再进行计算。

大屏幕展示学生的不同算法。

师:你们觉得哪种方法最简便?为什么?

师小结:看来一道题有多种方法进行计算,在计算前,先仔细观察,然后根据算式的特点采用合适的方法,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观察436-142-58这个算式的特点,先优化算法,在进行计算。这样设计可以使学生明确思维的顺序,先观察算式,思考最优算法,然后再进行计算,从而提高计算的准确率和速度。】

2、师:老师这还有两道题,你能根据算式的特点来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吗?

学生试算:1000-225-168368-(168+127)

大屏幕展示学生的算法,指名说理由。

?设计意图:有的算式没有明显的特征,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计算;而有的算式有明显的特征,要求学生根据算式的特点,选择最优算法,来进行计算。】

四、全课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三位数连减,三位数连减有多种算法,但是在计算的时候,我们可以根据算式的特点采用合适的方法,这样能够提高计算的准确率好速度。

师:你觉得这节课谁表现的最好?你想夸夸谁?有谁想夸夸自己?有没有人想夸夸老师啊?你知道这节课老师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吗?认识了你们就是我这节课最大的收获。

?设计意图:我想课上到此时,每个学生都有着不同收获。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小结,有助于知识的巩固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通过学生归纳本节课的内容,使学生更清楚的认识今天到底学会了什么;通过谈收获,使学生之间互相补充,共同完善,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同时我还采用了师生互评、生生互评和自评的评价方式。】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学生进一步进解除法意义,熟练计算除法算式。

2、进一步正确读、写万以内数。

3、熟练计算万以内数的加、减法及估算。

4、能用所学生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除法意义与计算:

1、出示书上主题图:你看到了什么?

2、怎样计算?

3、为什么用除法?说说什么情境下要用除法计算?

4、学生列式计算。

5、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6、师出示一些除法口算,学生开火车进行口算。

二、复习万以内数的认识。

1、师出示3569、5643、7800、9860、6089、7008、让学生读数。

2、说说万以内数的怎样的?

3、师出示:四千三百六十九、三千零三、五千七百等数,让学生说一说万以内数的写法是怎样的?

4、师出示书上第120第5题,说说哪一些是准确数,哪些是近似数?

5、举例说说生活中哪些是准确数,哪些是近似数?

三、复习万以内数的加、减法。

1、学生独立完成书上第6、7题。

2、交流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四、复习估算:

1、学生独立完成书第三者121页第8题,要求用估臬的方法完成。

2、小结:只要作出正确的判断,估算的方法可以不同。

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5

一、复习引入课题:

1、上学期我们一起认识了四个描述方向的方位词语,谁来说说是哪几个词?

学生说一说。

2、在生活中我们又是怎样来辨认这些方向的呢?

学生做一做。

3、在地图上我们又是怎样确定位置的呢?

教师课件展示四个方向,学生看一看。

4、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辨认方向”。

二、探究新知:

1、教师引语:同学们真棒!为了奖励你们,老师准备带大家到笑笑的学校去参观。

教师课件展示学校及周围建筑物图。

2、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从画面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一下,然后与同桌交流一下,最后老师要请同学们向全班汇报。

3、学生汇报观察到的信息。教师将汇报到的建筑物贴片贴在黑板上。

4、怎样描述更清楚一些呢?

教师将另外的四个方向统一为: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5、请同学们用描述方向的八个词来说一说笑笑学校四周的建筑物。

教师课件展示题,让学生说一说。

三、制作方向板:

1、教师展示方向板,学生观看。

2、教师指导方向板的制作方法:拿出一张正方形纸,先上下对折,再左右对折,最后把纸摊开后再对角对折。在出现的八条折痕上标出八个方向。

3、同学交流谁的方向板做得好,谁的需要改进。

四、利用方向板:

1、在教室里辨认八个方向。

2、坐在座位上,说一说你的东南、东北、西南、西北方向分别是哪位同学。

五、实践综合应用:

1、教师课件展示中国地图,学生观察。

2、请学生在地图上找出北京、吉林、上海、四川和自己的家乡。

3、完成书上第23页的第1题。

4、学生看书第23页第2题,说一说图中建筑物的方向。

5、教师课件展示图片,学生做游戏:说一说小乌龟的周围的数字各在小乌龟的什么方向。

6、把学生带到操场上,让学生说一说校园内各方向分别有些什么。

六、全课小结:

1、除了今天在课堂上学习的关于方向的例子,你们在生活中还了解到哪些和方向有关的知识或者例子吗?

2、说说你在今天的课堂上感受最深的是什么?你认为自己哪些地方表现最棒?还有哪些方面需要再努力。

七、作业:

请同学们根据今天学习的知识和自己每天放学回家所走的路线,设计出自己的回家路线图。

教学反思:

1、我以“参观笑笑的学校”为引子,以解决“笑笑学校的四周有哪些建筑”为导线,让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学习,并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形成能力。

2、教学设计时我积极关注学生的认知背景和生活经验,在教学中创设了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情境,引起学生高度的兴趣和注意力。

3、为了对生活中的数学进行提升、建模,抽象出数学的规律、方法,我在体验环节中设计了一个制作方向板的练习。

4、在“说说你的周围什么方向上有哪些同学”的过程中,我请相邻的的同学说方向,从而让学生感知方向的相对性,知道以不同的事物为中心,同一事物会处在不同的方向上。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

(2)使学生理解对称轴的含义,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学会欣赏数学美。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难点: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课型:新授课

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彩纸、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纸片,剪刀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播放课件,这些游乐项目里有许多数学知识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图形的运动。

二、探究新知,感受对称

(1)引导观察,感知对称。

师:为什么说在图形王国里,小蜻蜓、小蝴蝶、树叶都是一家子的呢?

生自由发言。

生1:我认为……

生2:我觉得……

生3:我想……

师:同学们有很多自己的想法。下面,我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图形的左边和右边,说说你发现了什么?把你的发现给小组的同学说一说。

学生互相讨论,交流想法。

学生自由发言。

生1:我发现……

生2:我发现……

(2)认识“轴对称图形”.

师:同学们观察得非常仔细,说得也很有道理。下面,请同学们再想象一下,如果我们把这些图形的左边和右边对折起来,会发生什么情况呢?

学生自由发言。

师:你们的想法正确吗?我们可以去验证一下。

(让学生用手中的图形对折试一试)

教师小结:如果把一个图形对折以后,两边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我们就把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板书课题)

(3)剪“轴对称图形”.

师:现在,同学们都知道小蜻蜓、小蝴蝶、树叶为什么在图形王国里是一家的了吧。因为它们都是……(学生看板书回答:轴对称图形)

师:对称的东西还有很多,(课件出示)比如:我们穿的衣服、用的剪刀和戴的眼镜,这些东西也是对称的。老师这儿还有一些用纸剪出来的图形,来看看都是些什么?(出示图片:有衣服、松树、飞机、爱心桃等)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图形是对称的吗?折折看。

师:看着老师剪出的这些轴对称图形,同学们肯定也想自己动手剪一剪,那么,请同学们商量商量,如果给你一张纸,怎样才能剪出一个轴对称图形。

学生讨论后自由发言。

生1:我想……

生2:我猜……

生3:我是这样剪的……

播放课件演示:怎样剪一个轴对称图形。

组织活动:动手剪一个轴对称图形。

然后让学生将自己小组剪出的轴对称图形进行展示。(贴在黑板上)

(4)认识对称轴。

师:刚才,同学们用自己的双手剪出了这么多美丽的轴对称图形,虽然,每个人剪出的图案不一样,但请你们仔细观察,这些轴对称图形的中间都有什么?我们把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师:请同学们动手指一指这些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在哪儿?好,下面我们就把它画出来吧!同学们说说,你觉得该怎么画?

生讨论交流。

播放课件演示:画对称轴的方法。

学生用铅笔画出自己剪出的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5)说“生活中的对称”.

师:其实生活中有很多轴对称图形。请大家找一找,和小组同学互相说一说。

生互相交流。

师:老师今天也给你们带来了一些轴对称图形,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下吧!(播放课件)

三、巩固深化,拓展延伸

(1)显身手。(辨对称)

课件出示:判断下列哪些物体是轴对称图形,是的请画出它的对称轴。

独立完成,指名汇报,集体评价。

(2)找对称轴。(玩对称)

师:看,这是我们学过的哪些图形?(出示:长方形、正方形、圆)你们说说,它们是轴对称图形吗?那么,它们分别有几条对称轴?

(学生利用手中的图形动手折一折,找出它们的对称轴。重点指导圆的折法。)

学生汇报交流,课件演示: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四、全课总结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交流学习感受。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轴对称图形。对称,是一种美,是数学美在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只要你留心观察,到处都能找到对称的足迹。

播放多媒体课件,欣赏美丽的轴对称图形。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掌握用竖式书写表内除法和有余数除法的方法和要求。

2、结合具体操作,理解竖式中每一步的含义,能对除法竖式作出合理的解释。

3、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除法竖式的正确书写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竖式中各个部分的含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棒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用小棒摆正方形,今天我们继续摆一摆,请同学们拿出13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看看结果怎样?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1)能分几组,有剩余吗?(能分3组,剩1根)

(2)怎样列式表示?13÷4=3(组)……1(根)

(3)回忆一下,我们在学习加法、减法和乘法的时候,除了列横式之外,还可以怎么列式?(竖式)

没错,除法和它们一样,也可以写成竖式的,那么,怎么写除法的竖式呢?

二、探究新知

教学例3,出示除法竖式。

1、这道除法算式可以写成这样的'竖式。(结合教材图片)像汉字“厂”的符号表示除号,除号里面的是被除数,一撇的左边写除数,商放在最上面,被除数下面写除数和商的积,横线表示相减,最后是余数。

也就是:4……商

除数……413……被除数

12……43的积

1……余数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个竖式,你知道竖式中的每个数的含义吗?

预设:

(1)13表示一共有13根小棒,4表示每份分成几根,3表示13根小棒,每份分4根最终分成的份数。

(2)12表示分掉的12根小棒,就是4和3的乘积,1表示余下的一根小棒。

师生总结:除法竖式的一般写法分为三步:一除二乘三减。

2、指导学生练习书写竖式,师巡视订正。

师:同学们,我们刚刚学的除法竖式,大家会写了吗,我们是怎样写除法竖式的?我们回顾一下。(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说一说写竖式的步骤以及每一步所表示的意思)

3、师:如果有16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结果怎样?竖式怎么写?

学生动手分小棒,然后集体讨论,反馈信息。

预设:

(1)16根小棒正好分完,没有剩余。

(2)可以写算式16÷4=4(组)

(3)它的竖式可以仿照前面的方法来写,被除数换成16,除数不变,商是4,除数和商的积是16,这里没有余数,相当于余数是0,表示没有余数。

4

416

16

三、巩固练习

1、完成“做一做”第1、2题。

指导学生分别拿出11、12根小棒,每3根一组分一分,根据分得的结果,确定商和余数,然后书写除法横式和相应的除法竖式,先写在书本上,然后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2、完成“练习十四”第3题。

用小棒代替棒棒糖,分一分,写一写竖式,师根据学生反馈板书,然后指名说说竖式中每个数的含义。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你的收获是什么?

[板书设计]

认识除法竖式

4……商

除数……413……被除数

12……43的积

1……余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