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是能引进到先进的典型事情中的,我们的身边总是会出现很多令人感动的事迹,下面是52心得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好人榜事迹材料通用5篇,感谢您的参阅。
好人榜事迹材料篇1
在宿舍楼五楼楼梯口发现了一张崭新的一百元人民币。在没有找到失主的情况下,先返回了518宿舍,并把捡到一百元这件事和舍友们说了一下。有同学提出:“没找到失主,那应该怎么处理它呀?”谭笑回答道:“我们也不能贸然去寻找失主,不如把它交给值班老师,让老师去处理吧。”同学们都同意这种做法。于是,谭笑同学去三楼,把钱交给了值班老师,并把捡钱的经过讲述了一下。值班老师高兴的说:“谭笑同学,你捡了一百元钱,能做到拾金不昧,很好!”
同时,谭笑同学在班内是班委,是老师的得力助手,总是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帮助班内需要帮助的同学,为班集体各项工作的开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刚进入初一的时候,班主任组织大家一起学习《弟子规》。当班主任正在为很多同学没有《弟子规》这本书而苦恼的时候,谭笑同学主动承担这个任务,联系自己的父母,送来了80本崭新的《弟子规》,之后随着《弟子规》的推广,又为整个级部送来了680本《弟子规》,让级部的学生都一人一本。
不欺暗室,玉洁松贞。谭笑同学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着周围的同学,成为全班同学学习的榜样。捡到物品及时寻找失主或上交老师,助人为乐,这种良好的风气已经在初二三班逐步形成。
好人榜事迹材料篇2
拾金不昧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个人高尚道德情操的体现,现今社会,还是经常能听到这样的故事在身边发生,温暖着社会的每个角落。
近日,家住新顾村大家园b区的董丽花在小区内拾到一个皮夹子,里面有许多大额现钞和银行卡、身份证等重要物品,她第一时间来到居委会,通过钱包里相关证件提供的线索,工作人员找到了失主,电话那头传来了连声感谢,没想到还能找回钱包,一直感叹“社会还是好心人多啊!”
这样的故事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5月25日上午,家住中铁青秀苑的一位阿姨在眼科检查时遗失了一条金项链。没想到这根“遗失的项链”被同小区的杨阿姨捡到了,考虑到失主的着急心情,阿姨把她交予了居委会。
5月26日一早,失主阿姨兴匆匆的来到居委,想通过居委知道那个“好心人”是谁,并当面表示感谢。居委经过查询入户登记表,找到了杨阿姨。
随后,由居委主任带着这位老阿姨到达了“好心人”家中,两位老人都比较激动。
失主从包里拿出了一个玉手镯想让杨阿姨收下,代表谢意。
但是杨阿姨觉得这个太过贵重,实在不能收。最后,阿姨决定收下一个小手工艺品已足够。
通过这次的事情,两位阿姨也算是交了一个朋友,更加的加固了邻里之间的感情。
钱包物归原主,丢失的项链也回到主人手中,这样的正能量,让我们倍感温暖,希望在小区内这种拾金不昧的精神一直传递下去!
好人榜事迹材料篇3
他是08年物理教学全县第一名的教者,曾以优秀科任教师的身份在全县教师表彰奖励大会上做经验介绍。
他曾6次被评为模范班主任,5次被评为优秀任课教师,3次被评为先进教育工作者,2次被评为全国物理竞赛市级优秀指导教师,2010年被评为校级骨干教师。
而他,2000年8月才步入教坛,至今,参加工作仅仅只有13年零4个月。从科任教师做起,先后担任班主任、年级组长、校务委员、政教副主任、教导副主任等职。从教的路上,鲜花铺径,光耀渲身。--他就是我校县级优秀教师、现任政教主任、被同学们亲切称为“也哥”的张也老师。
张也除了“也哥”这个亲昵的称谓之外,还有很多雅号。他是校园里有名的“帅哥”,个子高挑修直,脸庞匀称迷人,穿着合体,英俊潇洒;他是校园里人人皆知的“温哥”,面色晴朗,腼腆羞涩,很少见他对师生怒气冲天,暴跳如雷;他更是学校知名的“玩命哥”,说话耿直,雷厉风行,无论身处何种岗位,都能俯下身子静下心,情切切,意浓浓,不知疲倦,做出许多“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创举。
自小接受家庭的良好教育,加之禀赋聪慧,天生一副积极向上、厚重实在的“严谨、倔强”品格,张也主任浑身洋溢着很多令人敬佩的光华和气质:他善思好做,不达目的不罢休,知错能改,从谏如流;始终遵守着匠心独具的做事准则:“干一行,爱一行”,“上无愧于天地父母,下无愧于职业学生”,“状态衍生激情,激情催发行动”等。他是语言的矮子,行动的巨人,认准了的,说到做到,从不含糊,似乎敷衍了任何人和事都会冒天下之大不韪。
教学一线的行家里手
人们常说,新手驾车累死牛,其实,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未必如此。2000年8月,风华正茂的张也老师被分配到城关初中任教。他是新手上路,却似能人亮相。满怀着对教育教学工作的执着和热爱,他渴望上课,渴望批改作业,渴望与学生交流谈心,渴望走进教室为学生“热剩饭”、“吃偏桌”。每节课前,他都精心钻研教材,认真书写教案讲义,经常蹲在办公桌前一猛子就是几个小时,忘乎所有,专心制作教学道具,谋划上课的环节语言。他常说:“思路决定出路,方法源于思考,当我把自己的一些想法变为现实,让学生从中受到教育和启示时,我的内心充满着喜悦和幸福感!”无疑,他的课堂是新颖生动的,抽象复杂的物理概念、公式、现象、规律等,不是在他的呵斥下从书本里勾画出来,诵读死记,塞进脑子,而是由师生的合作演示、探讨、思考、实验总结得出后会神于心。学生充满创造的兴致和喜悦,乐学、爱学,常如醍醐灌顶,恍然大悟,对他佩服的五体投地。常言说得好,亲其师,信其道,他的班级和教学成绩多年来一路飙升,遥遥领先,缀满荣誉和光环就不难理解了。
在全校师生的心目中,张也是校园里“最扎实、最匆忙、最较真”的一个人,曾经有老师问他:“这样玩命地工作你不觉得累吗?”他不假思索地回答:“我很充实,很幸福,很快乐!”是啊,他从踏上教育之途的起点开始,就自觉不自觉地行走在幸福快乐的教育大道上,实践着高效、创新的人生价值。
德育阵地的能工巧匠
教师是灵魂的雕琢者,教不育人,万事皆休。
张也老师是城关初中课堂教学的行家里手,更是学校德育阵地的能工巧匠。他常说,管理出效益,良好的德育管理可以使教学业绩事半功倍,柳暗花明。工作的前八个工作年头,他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像钻研课堂教学一样,他在班级管理中也善于思考创新。精细化管理、严慈相济是他一贯的作风;重视班风、学风建设是他工作的重头戏;别出心裁,善于打造健康浓郁的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学生的道德品质是他特有的法宝。在他带过的班级里,大多励志标语都是学生的感悟体会,虽非名人名言,但其教育功能和价值却毫不逊色。每学期的第一天,他是第一个走进教室的人。当学生满怀着新的期望步入教室的一瞬间,黑板上用彩色粉笔公正书写的《新学期寄语》映入眼帘,那时,催发的激情和信心不言而喻。“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是他一贯坚守的管理策略,学生被分成若干个小组,都当主人公,都做管理者。通过担当付出,明白什么是责任和义务,什么是成功的喜悦和工作的艰辛,自觉养成遵守纪律、勤奋上进的好习惯。
打压是管理的穷途末路,激励是育人的灵丹妙药。每学期,张也都会出资买一些小小的学习用物,作为奖品适时送给学生。每期下来,人人都得到了老师的肯定与赞赏,人人都获得了成功的喜悦,班级士气与日俱增。其实,一枚枚小小的奖赏,其作用绝非物质上价值,它馈予学生的,是源源不竭的自信、希望和动力。
对于张也来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他不仅得到了蝉联不断的荣光和鲜花,也收获了快乐永随的幸福教育人生。
管理前沿的干练能臣
2006年,张也老师因为工作创新有为,业绩突出,被破格提拔进入校委班子参与管理工作。岗位的变迁并没有改变他矢志不渝、厚重进取的品格和作风。他暗暗谋划:“勤勉”才是硬道理,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见素抱朴,服务于人,潜心钻研,敢于行动,当好得力助手。
熟悉教育行业的人都知道学校政教工作最难做。工作千头万绪,像学生的心理健康、安全法制、纪律行为、理想前途教育等,任何环节不给力,都可能影响到全局工作的成败。而且工作得罪人、遭白眼、遭误解、背地里被骂娘,这是政教主任经常面临的尴尬“待遇”。但张也主任从不介意纠结,“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他深信,只要问心无愧,就会拨云见日,享受阳光的温暖。
校园安全无小事。为此,他积极倡导“教育为重,预防为主”的管理思路,牵头建立健全管理制度,细化管理过程,创新育人手段,逐步形成了安全课、心理健康课,安全报告会、防灾演练、安全知识普及宣传等常规机制。
育人重在励品励志。多年来,他通过推行建立“爱心班”;悬挂班徽、班训、班主任寄语;张贴励志标语、桌签;制作观看《太空授课》、《弟子规》、《最美孝心少年》视频等有效手段,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纠正偏颇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让学生懂得仁爱、感恩、奉献和真善美的真谛,取得了极好效果。有声有色的活动开展赢得了主管领导的重视,相关部门为此向学校投资“道德讲堂”教学设备价值近两万元,以期再接再厉。
09年前后,全国开始推行校园阳光体育活动。在学校主要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张也主任带领当时的八年级率先编排手语舞《跪羊图》、《校园青春舞》,《青少年初级长拳》等大型群体节目,引发全校响应。随后,我校阳光体育活动如雨后春笋,勃勃生发,成为引领全县的窗口,在“两基”国检期间,深受国家、省市县领导专家的好评,同时,也成为县域内外兄弟学校慕名参观学习的主题之一。
张也主任善于劳心动脑,更勇于劳力动手。在他的努力下,学校标准化心理健康辅导室去年建成运行;“两基”国检期间,他独立承担了科技实验楼的文化粉饰工作,常常通宵达旦,废寝忘食,人黑瘦了一大圈。由于学校扩建,历史遗留下来的实验桌配件前后搬动了四五次,搬动一次损坏一次,他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毛遂自荐义务安装了半个多寒假,27台实验桌变废为宝。
他的故事很多,他的故事很迷人。“仰天但是心无愧,处世何须人尽知!”行走在幸福的教育大道上,年轻的张也主任刚刚上路,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他的工作续集会更加生动精彩。
好人榜事迹材料篇4
马申江同志系县水务局职工,今年53岁,中共党员,中专文化程度,高级工,现任杨店乡水管站站长。
马申江同志于1977年7月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杨店乡水管站工作,在35年的基层水利工作中他认真贯彻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始终遵循 “踏踏实实做事,老老实实做人”的原则,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坚持党性、大公无私、身体力行,认真谱写着一曲共产党员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华美乐章。
35年来在每一项工作的背后都凝聚着他辛勤的汗水和无私的奉献!身为杨店乡的水管站站长他不仅要完成上级业务部门下达的水利工程建设任务还要根据乡党委、政府的安排完成包村、计划生育、综治、产业开发等多项基本工作。面对繁杂的在工作他从来不发火不偷懒,始终把勤奋工作当作自己最大的乐趣,把建设一个高标准高质量的水利工程作为自己最大的追求,把领导表扬夸赞作为自己最大的成就。他用自己“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位干部,每一个领导及干部都称赞他以他为榜样,都说他“不仅人好而且工作能力强,对待工作从不懈怠,总是有比年轻干部还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每一个年轻干部都敬佩的称他为“牛人—罗叔”。
在35年的工作中,他严于律己从不偷懒从不马虎,对待工作总是兢兢业业认认真真。每一处工程从勘测、施工、管护都有他的身影,他总是冬顶严寒、夏冒酷暑,风雨无阻的出现在每一处工程中,对待工程中的每一个数据他总是要做到精确无误,有时为了在水中测量一个控制点,他二话不说卷起裤腿下水立杆,冬天的河水冰冷刺骨,年迈的他却从来没有退缩过,有时更是为了一两个数据而翻山越岭、跋山涉水,有时会要求精度而忘返数回,鞋走破了袜子烂了,可他常对自己说“数字是工程的命脉”。遇到困难时他总是不顾一切的冲在年轻干部前面,他总说“年轻娃娃皮嫩,还是让我们这些粗皮老肉来”,常年来他患上了严重的肩周炎、关节炎,但是他还是不肯请假休息,妻子孩子经常怨他、骂他,说他“不顾家、老积极”,可他总说“我是共产党的干部,共产党给我发工资,我就必须干好工作”。工作上他精益求精,严肃认真,经常忘我的加班加点,在“5.12”地震中他发扬了一个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当地震发生时他正在给颜河村人饮架设变压器,但是当时他并没有因为地震放弃架设,而是毅然决然的坚持干完才下杆,之后他没有回家而是立即赶到乡政府听侯领导的安排,检查每一处水利工程的损失,他不顾一切的冒着余震的危险出现在每一处工程中,积极帮助群众开展生产自救及处理工程震损,加班加点的赶工修复人饮工程,使其尽快通水完善。在多年的抗洪抢险工作中,他更是发扬水利人“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精神,坚守抗洪抢险第一线,抗沙袋、堵决口。特别是在2009年“7.17”和2010年“8.12”暴雨灾害中他根据多年的抢险经验,指挥当地群众及施工队转移物资,堵河堤决口,有力的降低了水毁损失。
35年来他一直把群众的安全饮水作为工作的首要任务,当其他水电干部都闲麻烦不要工程时他却给领导求情说给我多给一处工程吧,我希望杨店乡每一个村都能吃上自来水。每处工程从寻找水源、测量、放线、配发材料到现场施工,他都亲自参与,有时甚至要徒步走二三十公里的山路,只为寻找一个安全可靠的水源。多年来他修建人饮工程32处,解决了杨店乡8个行政村,32个自然村,3580人的安全饮水问题,使全乡自来水覆盖率达到了100%。看着群众喝上方便、干净、卫生的自来水,他总是那么的骄傲和自豪,心中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35年来他还积参与河堤、灌溉等多处工程的勘测、施工、监理等工作,对待工程质量他总是严格要求每一个施工单位不怕得罪人,他常说“质量是工程的生命”,他经常蹲点坚守施工一线。多年来他参与完成了红崖河堤、石马坪河堤、豆坪河堤、大庄河堤等多处河堤建设,完成河堤17.606km,保护了沿岸两个乡的8337人,8580亩耕地的防洪安全;同时还参与完成了灵官渠技改配套工程、下街电灌工程、马家坪电灌工程、姚庄电灌工程、豆坪电灌工程、石马坪电灌工程、王林电灌工程、大庄电灌、鱼池电灌、颜河水窖等10处节水灌溉示范工程,发展有效灌溉面积7200亩,为当地发展特色产业、高效农业提供了高效、快捷、省时、省水的节水灌溉工程设备。杨左河川的农民群众常说“老罗是个好人、老实人、为群众办实事的好干部”。多年来还受到省级、市级、县级及乡党委、政府的一致好评,1997年4月获省水利厅“全省水利工程土地划界工作先进个人、2003年2月获陇南地委、行署“优秀驻村干部”、 2003年4月获“陇南地区农村饮水解困工作先进个人”、2005年4月获县政府“2005年度水利工作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称号。
他就是马申江,一个平凡的基层水利工作者,在平凡的岗位上35年如一日,身体力行,用一个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来诠释着“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他就是这样一个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水利工作者,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许多不平凡的事,他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昂扬的斗志的精神来履行水利工作者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好人榜事迹材料篇5
世间有许多形容词,可以分配给各种不同的颜色,如红的热情,绿的清爽,蓝的空灵,金的灿烂……,风格迥异,五光十色,然而有那么一个色彩——白,白色怎样形容?一片空空,是否有些单调?其实,白色也有丰富的内涵。它表现着一种伟大,但伟大的具体,伟大的普遍,因此,却显出了平凡。若将这平凡剖析了看,却足以让最绚烂的色彩俯首称臣,自愧弗如。
我说的是每一个在辛勤工作着的老师。
老师,生命中必然与白色相连。每一堂课都有两三支粉笔从白色的柱体变成了粉末。老师握着粉笔,一面讲,一面在黑板上留下一条一条的白色。那曾是如此复杂的智慧结晶,从老师的心中到黑板上,却成了简简单单的白色,简单的深刻。
每一个老师的办公室必然少不了一条毛巾,用来清除手上和衣服上的白色。粉笔在老师手上留下了点点痕迹,老师讲课至动情处时,下意识地挥舞起双手,不小心将手上的色痕抹到了衣服上,成了一片一片的白。若在平常,衣摆被盖上一层白色,确实挺滑稽。可这片白色在老师的衣摆上,滑稽便演化成一种象征,象征着辛苦的书写,象征着动人的讲解,象征着责任心和忘我的精神。还仅仅是一片滑稽的白色吗?白色已是一种高尚,令人敬仰。所以,每每看见老师拿着毛巾拍打着衣摆,心里总涌出一股温暖的感动。
每一个老师的办公桌上,一定有着一堆一堆的白色。那些白色由老师们赋予了新的内涵,一张张便不再轻薄,而是由学生们小心翼翼地折叠,妥帖地保存好。此刻,白色显得如此贵重,包含了老师的多少辛劳。这些辛劳,聚集起来,有成了一缕一缕的白色,爬上老师的发稍。
一条条,一点点,一堆堆,一张张,白色环绕着老师,点缀着世上几乎每一个角落,似乎很平凡,很单调。它让我想到了阳光。太阳看起来多是一片耀眼的白光,和明月的清澈,星光的闪烁不可同日而语。可是拿了三棱镜来,耀眼的白光刹时转换成七彩光带,令明月星光黯然失色。同样,白色的不枪眼,不喧闹,让它在色彩中若有若无,影影绰绰。可当目光转向老师,白色同样熠熠生辉,让人敬爱,令人感动。